基于PDE优化算法的热解无烟煤微细观结构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ag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是以多煤少气为主。山西省晋城无烟煤储量丰富但其渗透性较差,严重制约了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渗透率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煤岩的孔裂隙结构。由于煤岩在开采过程中,受地质特征、埋深、多场耦合等因素影响,煤层结构发生了变化,致使煤岩内部微细观孔裂隙结构改变;其中微孔隙主要用于煤层气的储藏,而大孔隙、微裂隙、裂隙是煤层气运移通道。研究煤层结构的空间发育、连通性及分布特性,提高渗透性是煤层气高效开采的关键点。因为煤岩具有多样性和不均匀性,传统煤岩微细观结构的研究方法,如液氮法、压汞法、电镜等在对孔裂隙结构定量研究中存在不足。现利用高精度μCT225k VFCB扫描系统无损检测,基于图像处理术与三维可视化重构技术相结合,弥补了传统研究方法的缺陷。通过开展热解实验,增加煤样内部温度,受温度场作用无烟煤内部微细观结构改变了煤层渗透性。因此,晋城无烟煤在热解作用下煤层孔裂隙结构随温度演化规律研究,对该地区煤层气的开发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晋城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基于热解和CT扫描试验,利用图像处理技术针对晋城无烟煤CT图像进行了自主编程。在传统图像处理分割算法的基础上,对煤岩CT图像分割算法进行了优化改进。将CV与LBF模型算法优势有效结合,缩短了计算时间,得到了高质量的微细观结构图。运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热解无烟煤三维裂隙网络进行了重构,并通过主裂隙面张量建立,研究了三维单裂隙面的空间分布和发育规律。主要试验内容和结论如下:(1)热解无烟煤试验和CT扫描试验采用自发研制的高温气氛炉与高精度CT显微系统相结合,通过循环卡盘固定-高温气氛炉加热-扫描实验过程,以10°C/min升温速率进行加热,设定关键参数值I=75μA,对不同温度下无烟煤试样进行实时扫描,得到七个温度下煤样CT切片图,发现CT图像中含有灰度值较大的矿物,并通过对比七个温度状态下不同位置的切片图像,发现煤样在层理面裂隙扩展较为剧烈;同时在常温和100℃时,CT图像中物质分界灰度值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内部的孔裂隙结构发生变化,物质灰度值发生变化。其中每个试样切片总数为1506张,每张切片图像矩阵大小为2040×2040,存储大小15.8 Mb,格式为“.bin”,灰度值为0-255。(2)煤岩图像分割算法优化基于图像处理,针对热解无烟煤CT图像,自主编程完成了不同温度下无烟煤单层孔裂隙结构识别。利用小波函数对CT图像进行初始化去杂,将CT图像中存在的高阈值物质进行去除。通过graythresh函数求取孔裂隙与煤基质的分割点,并将阈值写入存档表中,同时将阈值进行[0,1]与[0,255]换算;将去杂后的CT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经LGIF模型图像分割算法对热解无烟煤内部孔裂隙结构进行方程式演化。通过改进PDE图像分割算法将CV模型与LBF模型相结合,发现优化后的LGIF模型图像分割算法,改善了原始CV模型演化迭代数,提高了处理效率。不仅能够解决灰度差异性,还解决了LBF对初始位置敏感问题。同时对热解无烟煤图像进行了二次分割,提高了无烟煤内部孔、裂隙的分割精度。实现了热解无烟煤微细观结构的精准分割,清晰地反映了无烟煤细观结构空间分布。(3)热解无烟煤裂隙二维形态参数分析利用图像分析技术,针对热解无烟煤细观结构二维图像,对不同走向角典型裂隙在层理面演化发育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无烟煤层理初始裂隙形态变化主要为三个阶:第一阶段常温-200℃为裂隙产生段,常温与100°C层理中以孔隙为主;200°C时开始产生不同走向的裂隙;第二阶段200-300℃为裂隙形态发育平缓段;第三阶段300-600℃为形态剧烈发育段,400-600°C裂隙层理方向发育剧烈。在400°C时裂隙几何形态发生转折,是高温段裂隙发育的一个关键温度点。(4)热解无烟煤细观结构三维重构与定量表征煤岩内含有大量不同尺度的裂隙,利用三维可视化软件中等效球体模型对煤样内原有裂隙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等效直径Deq<100μm的裂隙数目多,体积小;而等效直径Deq>1000μm的裂隙数目少,但体积都较大;整体连通性较好,建立了孔隙网络模型从而更清楚的观察到孔隙、裂隙的分布情况。
其他文献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又被称为多动症,顾名思义,患有这种障碍的患者,会出现“多动”的症状。其中包括精力过于旺盛、注意力难以集中和性格冲动等现象,这种疾病在男孩中更为普遍,并且最近有实验证明其可能会持续到成年期。通常,这种障碍的诊断主要是依靠医生通过临床症状和国际上的诊断标准相对比来进行的,这种诊断方式是相对主观
皮带输送机是煤矿井下开采所需的十分重要的工具,其在安全生产中肩负着十分重大的责任。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恶劣的工作环境、经常出现混有棱角的矸石、细杆状物等尖锐物体等问题,皮带通常会伴随有划痕,划伤的出现,甚至会发生撕裂这样的严重破损,这些问题可能会威胁井下人身安全,还可能使煤矿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为此,寻求准确并且实时的皮带破损检测的方法,是现在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但是现存的检测方法,对于皮带破损图像
传统计算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已经非常成熟,在很多领域已经表现出卓越的性能,被认为是人脑的拓展。然而传统计算机在很多领域中还远远达不到人脑的智力水平。人工神经网络以一种类似于人脑的方式处理信息,有望突破传统计算机遇到的困境,在很多领域表现出极大的潜力。人工神经网络主要包括前馈神经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由于递归神经网络具有记忆衰落特性,擅长处理时间相关任务,因更贴近实际问题而被广泛研究。然而传统递归
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背景噪声与混响,使得纯净的语音信号受到干扰,往往导致语音质量和可懂度的显著下降,特别是对于听障人士来说,听觉感知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在语音去混响领域的广泛应用,增强语音的客观指标有了显著的改善,然而基于人类听力测试的主观评价得分并没有获得同样程度的提高,并且由于真实环境下混响的多样性,传统的DNN很难
幼小衔接是指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一时期的整体衔接,幼儿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时期。教师在这一时期进行书写入门指导时,要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适时适量,应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让学生学会初步欣赏书画作品,从兴趣入手,开展多元评价,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为学生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促进这一阶段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
随机数被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模拟仿真、身份认证、信息安全等诸多领域。特别是信息安全领域,加密系统的安全主要依赖随机数的随机性与不可预测性,故随机数的安全性评估至关重要。目前,针对随机数安全性评估主要基于概率统计方法。该方法依据概率统计规律检测随机序列是否存在明显的统计缺陷。然而,受限于模式识别与数据挖掘能力,基于概率统计的测试标准在随机数安全性评估中表现出了不足。例如,一些伪随机序列存在微弱且固有
近几年选煤厂的智能化改造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重介质分选过程作为煤炭洗选加工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由自动分流、自动补水、自动加介、桶位平衡、密度智能设定等各个环节自动化的实现,使得重介质分选自动控制得到较大发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原煤煤质的改变和波动以及在线灰分仪本身存在的测量误差,使得灰分闭环控制环节(密度智能设定)的调节速度以及调节准确性仍需提高。根据选煤厂实际生产情况的调研和分析,重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目前造成人类失明的主要病症之一。由于这是一种不可逆的眼部疾病,患者需要及时地、定期地进行视网膜检查,避免病情恶化最终导致失明。然而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目前所采用的完全依靠眼科医生手工分割患者眼底生物标志物再以此进行病变分级的诊断模式已经变得无法应对,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紧缺、医疗水平不足以及医患比例严重失衡的地区。因此本文设计并实现
脑胶质瘤是来源于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肿瘤的统称,是由于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占颅内肿瘤的35.26%~60.96%。脑胶质瘤难以治疗且容易复发,患者死亡率也较高。利用多模态的核磁共振影像可以有效的发现胶质瘤病灶区域,但是这同时会生成大量的MRI序列图像,使得人工分割脑胶质瘤区域的效率非常低。基于MRI的脑胶质瘤分割有助于医生对医学图像进行定量的分析。同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疾病,发病率高,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目前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治疗上,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大脑活动的异常情况,发现大脑在功能上出现一些改变的情况。另一方面,对于精神分裂症实际诊断和治疗来说,需要进行诊断的患者为数众多,导致相关的临床医生有着极大的工作量,这样有可能导致诊断的效率不足甚至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因此,不管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