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的昼夜节律变化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患者室性期前收缩(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 VPB)后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 HRT)指标进行检测分析,探讨HRT参数的昼夜变化规律及其机制。方法:通过24hHolter检查,选择能够记录到足够数量室性早搏的32例门诊冠心病患者(年龄62.2±9.7岁),分析患者一天中T1(00:00-04:00),T2(06:00-10:00),T3(11:00-15:00)和T4(16:00-20:00)各时间段的HRT参数: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 TO)、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 TS)以及室早数目的节律变化。每个时间段均选择5个符合条件的室早,记录每个室早前3个及后20个RR间期数值,各时间段均是先计算出多个室早前后RR间期的平均值,后再统一计算TO及TS值。HRT指标的计算方法为,TO:用室性早搏后前2个窦性RR间期的均值减去室性早搏前的2个窦性RR间期均值,两者之差再除以后者。TS:以室性期前收缩后20个窦性搏动的R-R间期值为纵坐标、以R-R间期序号为横坐标测定任意连续5个窦性心率的R-R值计算并作出回归线,以正向最大斜率为TS结果,以ms/R-R表示。结果:TO值各时间段均无统计学差异,TS值于T1时间段较其他各时间段均升高(12.25 vs. 8.83,9.44,9.64ms/RR, P<0.008),其他时间段TS值无显著差异。T1时间段的室早数目较其他时间段显著降低(76 vs.183,169,165,P<0.008),其他时间段室早数目无显著差异。室早前心率T1时间段较其他时段明显降低(63 vs.73,70,71次/分,P<0.05)。结论:门诊冠心病患者的HRT昼夜节律表现为TS值夜间较日间明显升高。
其他文献
背景:1984年,Porter等[1]首先在IVF中使用GnRHa降调节,抑制内源性LH峰,使卵泡生长同步化,提高卵子质量,从而提高妊娠率。1997年,Damario等[2]报道,使用口服避孕药(OC)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