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以重庆市北培区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nett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是人的基本权益,体育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使社会资源过多的流向城市,造成了城乡差距的加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时期,农村体育事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因此,构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显得尤为必要,对于保障农民体育权益,激发农民锻炼热情,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快体育强国战略建设的重要举措。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北碚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并借助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对北碚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多维度的研究。   研究发现,当前北碚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资金投入不足,投入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农村没有专项体育经费。第二,体育健身指导不规范,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体育活动的指导者多为非专业的文体活动爱好者,指导水平低,随意性强。第三,体育活动内容单调,绝大多数为较为简单的坝坝舞,不能满足村民多样化的需求。第四,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场地设施缺乏且存在闲置现象。第五,锻炼群体单一,以中老年女性为主,规模较小,不能形成良好的带动作用。第六,体育宣传手段单一、宣传内容单调、宣传频率较低。第七,村民及村干部体育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个体对体育的认知有待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北碚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具体思路及措施:第一,确立了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并依据国家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和《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以及北碚区的实际要求确立北碚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组织管理服务、场地设施服务、健身指导服务以及体育信息服务四部分。第二,针对以上构成内容,分别从多个角度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在组织管理方面,要健全体育行政机构,大力发展体育组织;在基础设施方面,要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场地设施的种类与数量,注重场地与设施的可持续利用并且要加大其他公益场馆的开放程度;在健身指导方面,要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发展农村体育志愿者,开发区域特色体育活动,加强与村镇卫生机构的联系,完善体育健康咨询服务,并且要积极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在体育信息服务方面,要加强体育宣传工作,加快体育公共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第三,从政府、资金、政策等方面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保障因素进行了论述,以期建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行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优质、高效与长效。
其他文献
本研究结合国内当代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情况选用《硕士研究生成功恐惧量表》、《成就动机量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调查了当代硕士研究生在这3个方面的现状。并且对
随着服务时代的到来,体育公共服务也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也在不断的发展,其服务质量的评价同样的也受到普遍的关注。科学的、有效的县域体育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