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土壤中大孔隙所形成的优先流是一种常见的土壤水分运动形式,是造成污染物运移和地下水循环污染的主要原因。由于大孔隙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由此产生的大孔隙流十分显著的影响土壤内部水分和溶质的运移。本文基于7种不同大孔隙设置构型的土柱试验,采用室内试验和模型模拟,同时结合穿透曲线和时间矩的方法,研究了在模拟降雨条件下,大孔隙的面孔隙度和不同连通性对土壤水分及溶质运移过程的影响作用,阐明了大孔隙优先流发生的机理
【基金项目】
:
国家重大项目(41790431)“青藏高原东缘地形急变带山地生态-水文过程与山地灾害互馈机制及灾害风险调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中大孔隙所形成的优先流是一种常见的土壤水分运动形式,是造成污染物运移和地下水循环污染的主要原因。由于大孔隙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由此产生的大孔隙流十分显著的影响土壤内部水分和溶质的运移。本文基于7种不同大孔隙设置构型的土柱试验,采用室内试验和模型模拟,同时结合穿透曲线和时间矩的方法,研究了在模拟降雨条件下,大孔隙的面孔隙度和不同连通性对土壤水分及溶质运移过程的影响作用,阐明了大孔隙优先流发生的机理,给出优先流定量评价指标PFSP,研究为土体及地下水污染程度的预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计算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含大孔隙土柱的土壤入渗过程对降雨强度的响应显著。在降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降雨强度越大,土柱底孔初始出流时间和结束出流越短,出流量最高值也越大。上层土壤含水量在降雨期间并没有出现随着大孔隙发育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反而有相反趋势。中层土壤含水量随降雨强度变化不明显,下层土壤由于大孔隙的作用含水量增加较快。当降雨强度减小到降雨结束,大孔隙越发育的土柱,土壤含水量反而越小。2)含大孔隙土柱的Br穿透曲线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和拖尾特征。以均匀土柱为基质平衡流,面孔隙度为0.27%、1.42%、3.47%的大孔隙土柱Br-累积淋出量分别占总淋出量的71.21%、76.8%、81.08%。大孔隙上连通、下连通、不连通和贯穿的土柱其优先流携带Br运移占均匀土柱的百分比分别为76.8%、52.54%、55.73%和83.17%。说明土壤优先流在Br迁移过程中的贡献作用不可忽视。3)采用数值模型CXTFIT对含不同大孔隙土柱的溶质穿透曲线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面孔隙度为0.27、1.42、3.4 7所对应的土柱其水动力弥散系数分别为均匀土柱的2.5 5倍、3.07和4.35倍。阻滞因子R随着面孔隙度的减小而减小,对于动水区比例因子β和两区的质量交换系数ω则随着面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大孔隙连通性,大孔隙上连通、下连通、不连通和贯穿的土柱水动力弥散系数D分别为均匀土柱的3.07、2.75、2.7和7.13倍,大孔隙发育程度越好,阻滞系数R越小,动水区比例因子β越大,两区质量交换系数ω也越大。4)基于上述模拟所得参数并结合时间矩的方法定量辨识了优先流对穿透曲线的贡献率。通过计算不同土柱的PFSP值分析得出:优先流作用μ2pf对穿透曲线的延展量贡献率最大,其次为两区作用μ2tr,弥散系数作用μ2dis对穿透曲线的贡献率最小。同时采用PFSP值可以用来定量刻画优先流贡献率的大小。
其他文献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人们对医学疾病信息的准确查询需求越来越高。针对医学专业领域的搜索引擎构建逐渐成为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长期以来,通用搜索引擎主要是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信息进行简单的字符匹配查询,检索结果往往返回的信息量十分巨大。由于互联网的开放策略及对互联网内容缺乏评判标准,从而导致互联网信息质量良莠不齐。伴随着商业搜索引擎对竞价排名技术的使用,对于一般用户而言,很难对通用搜索引擎返回的
土壤水分的监测控制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土壤水分是农作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养料。传统的土壤水分测量方法多为电子式的,有电阻电容式、热电偶式、TDR、FDR等,但它们都有着其使用的局限性,只能定点测量,不利于大面积分布式实时测量。由于光纤光栅在传感测量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同时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智能监测领域等,故本文对基于光纤Bragg光栅的土壤水分测量方法展开了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光纤
黄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及其对黄河水沙的影响一直都是热点研究问题。近几十年来,随着水土保持措施在黄土高原中部地区大量实施,该地区水沙变化显著,流域水沙特性发生了重大变化。定量研究延河流域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贡献,探究措施之间是否存在协同减沙效益,对流域未来水土保持措施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以地处黄河中游河龙区间的延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据长序列气象水文资料、水土保持措施统计资料,应用水土保持
水土资源短缺、土壤盐碱化问题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发展一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有利于土地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的灌溉水处理技术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内容。活化水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灌溉水处理技术在农业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磁化、去电子、磁电一体化三种活化技术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活化水理化性质、水盐运移和养分转化试验研究,在明确活化水理化性质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探究了活化水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
低速冲击是飞行器常见的几种损伤之一,当飞行器遭遇外界低速冲击时,极易在结构内部造成不可视的基体损伤,而损伤的不断积聚会导致材料性能下降,为飞行器服役期间的安全问题带来隐患。因此对飞行器的冲击损伤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冲击源的方位可以对此区域进行监测,对保证飞行器的安全运行十分必要。本文采用波束聚焦定位算法分别对飞行器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与复合材料进行冲击实验研究,结合基于概率的层析成像方法,实现了对结构的
2019年3月,WTO上诉机构就2004年"欧盟诉美国大飞机补贴案"做出终裁,引发全球贸易战背景下各国对大飞机补贴问题的高度关注。美国鼓励军民航合作、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和干预大飞机销售的补贴政策与法治实践是一种相对成熟的制度规范。中国C919大飞机即将进入国内外市场,与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飞机形成三足竞争态势。为垄断市场份额,欧美国家极有可能对中国展开反补贴调查。中国可参鉴美国有益的补贴政策和先进的实
丹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其水环境质量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丹江的支流闵家河流域为研究区,在水沙养分长期监测和土壤样品采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地统计学、输出系数模型和水文学方法等,对闵家河流域土壤、地表径流和沉积泥沙氮、磷的分布特征及其流失规律进行了研究,量化了土地利用类型对养分流失量的影响,揭示了流域典型降雨径流过程中的氮、磷的输移特征,得到的主要结论如
胡敏酸、富里酸作为土壤腐殖质的重要组成,由于在自身分子结构组成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作为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成分,对土壤性质然而起到不尽相似的作用。本文将胡敏酸、富里酸应用于陕西省长武县黑垆土,通过开展一维垂直入渗、土壤水分常数、土壤培养等试验,结合数学模型分析其对土壤水分运动、持水特性、土壤基本性状、有效养分、表面电化学性质等造成的影响。探索了胡敏酸、富里酸对土-水间物理化学特性,定性地阐明,为进一步开
近年来,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成果显著,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流域侵蚀地貌特征对淤地坝分布格局具有显著影响,揭示流域淤地坝分布格局与流域地形特征之间的响应关系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利用数字地形分析技术,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分布特征及其与流域地貌特征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典型流域淤地坝分布格局与水
为推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高质量发展,解决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新问题。本研究从草地植被格局及配置比例的角度切入,探索草地植被格局优化方案,以期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调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基于草地小流域董庄沟2005-2014年降雨、径流、输沙等水文资料,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结合判别分析法对次降雨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各降雨要素与径流、输沙量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