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局部注射联合大鼠BM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初步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39667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在前期成功利用甲钴胺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甲钴胺局部注射诱导移植后的大鼠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及分化后的神经元样细胞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本课题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甲钴胺联合BM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实验,探讨体内诱导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为脊髓损伤新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SD雌性大鼠制备T10节段脊髓横断模型后,随机分为四组,10只/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甲钴胺治疗组)、C组(BMSCs移植组)、D组(甲钴胺+BMSCs联合移植组)。于术后1、7、14、21天行下肢功能BBB评分、免疫荧光显微镜观测GFP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及分布情况、HE染色观察脊髓白质、灰质及细胞间质损伤情况,Nissl染色观察残存神经元状态、分布及再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造模后四组大鼠均出现了严重的双下肢功能障碍,此时四组大鼠的BBB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21天各组的BBB评分随时间延长均有所提高,显示大鼠脊髓损伤后都有一定修复,但C、D组要强于B组。B组强于A组。2、脊髓组织病理切片显示,A组受损脊髓受损严重,细胞结构紊乱,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修复程度低且缓慢;B组、C组均优于A组;D组可见组织受损较轻,且修复较快,免疫荧光显微镜下C组和D组均可见带荧光的神经元样细胞,但C组荧光强度及密度均不如D组。在Nissl染色切片中,尼氏小体数量,D组残存最多且再生数量最多。结论:1、BMSCs移植和甲钴胺治疗均可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双下肢运动功能,而两者联合治疗脊髓损伤效果更好。2、BMSCs在脊髓组织微环境中能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甲钴胺能促进BMSCs向神经元样分化,具有协同作用。3、甲钴胺联合BMSCs移植可减轻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变化。
其他文献
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空间理论和对香港城市空间现状的分析,论文首先认为,空间社会区隔和空间贫富分化是城市空间不平等的主要表现,资本和权力的运行逻辑也是城市空间不平
最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人口数量和流动性持续增加,登革热在全球的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并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发病最多的虫媒病毒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由于缺乏疫苗
《物权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物权变动的规则,我国《物权法》第106条对其作出了规定,但是对于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并未加以明确,也没有对其核心要件"善意"做出
研究目的总结幕上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探讨表皮样囊肿及其伴发癫痫的手术治疗策略。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幕上表皮样囊肿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术前癫痫发病情况、影像
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主要包括磷酸三钙(TCP)、羟基磷灰石(HA)、双相生物活性陶瓷(BCP),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性、骨传导性、生物活性已经得到得到广泛的证实。大量研究发现,磷酸钙
背景: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的复发至今仍旧困扰着临床医生。尽管许多研究已经找到了一些肝癌复发相关的标志物,但是临床上仍旧没有有效的检测方法来评估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危
目的:目前公认的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主要是由于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导致。为更好地研究临床常见磨损颗粒诱发骨溶解反应初始阶段的特征,我们观察分析Ti6A14V, PMMA, UHMWPE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生络复康丸对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的临床疗效,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术后神经的恢复及患肢功能恢复提供一种新的临床药物。方法: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
<正>证人宣誓(oath)制度是一项古老的证据制度,早在人类早期弹劾式诉讼和神示证据制度中即已存在,时至今日仍然为西方两大法系主要国家所采用,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的前置程序,发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我国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在已探明的能源储量中,煤炭占94%,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