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百年巨变的沧桑历程不仅见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为人类社会发展史谱写着波澜壮阔的篇章,更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各界学者总是情不自禁地探讨和发掘中国近代百年历史进程中那些辉煌与遗憾。但似乎很少有学者关注百年来中国青年政治信仰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其与中国近代百年巨变之间的联系。青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民族的希望,青年政治信仰状况直接影响其政治参与的实践状况,历史事实表明,青年政治信仰的发展变化对中国过去百年间以及未来的命运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指导下,结合对中国近现代史实的分析,对中国百年青年政治信仰轨迹形态进行了归纳性描述,并运用几种不同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对中国百年青年政治信仰轨迹发展的研究共分为五章。本文主要内容依次分述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对本研究所涉及的若干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运用到的若干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本文所涉及的若干核心概念分别是“中国百年”、“青年”、“政治信仰”、“政治信仰轨迹”以及“中国青年政治信仰轨迹形态”所包含的一系列定义。本文所应用的一系列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政治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第三章对中国百年青年政治信仰轨迹变化及其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归纳。本文在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将中国青年政治信仰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划分为六大发展阶段,将每个时期下青年政治信仰的主要分类及其特点等状况进行描述,并将其与所处的历史现实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既勾勒出六个历史时期下青年政治信仰的发展和演变轨迹,又展示出中国百年青年政治信仰发展与历史变迁之间的种种联系,表明青年政治信仰的发展状况对中国命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第四章对第三章勾勒出的中国百年青年政治信仰轨迹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可能影响这些轨迹变化的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本文运用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政治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分析得出,青年政治信仰活跃度与地区文明开放度呈正相关、青年政治信仰离散度与政府权威呈负相关、社会结构失衡与青年政治信仰轨迹拐点的形成呈正相关,以及青年政治信仰轨迹发展同样遵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四大规律,并且社会对外开放与交流程度、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党政治主张及其导向、政治领袖思想和实践、实践为改变倾向提供选择以及青年期独有的特点都会对青年政治信仰发展内容及其轨迹变化造成影响,并希望借这些分析对如何促进青年政治信仰良性发展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思考。第五章在前文对中国青年政治信仰发展轨迹的描述与分析基础上总结出四方面的启示。为了能有效地促进新时代中国青年政治信仰的良性发展,促使其在当今时代和未来有效地发挥出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作用,进而更好地助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总结出如何从地区文明开放度、政府权威、社会结构平衡、青年社会支持这四方面促进中国青年政治信仰良好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