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时间特异性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应用目的探讨时间特异性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解放军第306医院2011至2015年间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或临床影像综合分析确诊的22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共22个病灶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依据自身循环差异所订制的时间特异性MRI动态增强扫描,共采集9期系列图像。利用工作站分别测定各扫描时相内HCC病灶、肝组织、腹主动脉、肝动脉、门静脉、下腔静脉的感兴趣区信号强度值。(1)计算各部位信号强度相对增加值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2)对各时相内HCC病灶和肝组织的信号强度相对增加值进行统计学比较。(3)对HCC病灶各时相的信号强度相对增加值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从绘制出的各部位的时间信号强度平均曲线中可观察出:肝组织和门静脉于门静脉期处于信号强度最高峰水平,两者同步性强化并均在平衡期及延迟期渐行下降。HCC病灶于肝动脉晚期达强化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并在门静脉期低于肝组织。腹主动脉和肝动脉同步性强化并于肝动脉期达峰,随后信号强度逐步降低。(2)HCC病灶和肝组织于肝动脉中、晚期的信号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于肝动脉早期及动脉期之后各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肝动脉晚期HCC病灶的信号强度与其在肝动脉早、中期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门静脉早、中、晚期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门静脉3期间HCC病灶的信号强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据患者个体间血液循环差异所制定的时间特异性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可以准确、客观地获取各期图像,并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诊断及血供方式分析具有一定作用。第二部分动态增强MRI半定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半定量参数分析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解放军第306医院2011至2015年间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或临床影像综合分析确诊的20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共20个病灶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共为9期的时间特异性MRI动态增强扫描。利用影像工作站勾画感兴趣区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进一步测得HCC病灶和肝组织感兴趣区的半定量参数值:峰值信号增强百分比(Emax)、增强斜率(Sin)及廓清斜率(Sout)。观察HCC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形态并对HCC病灶和肝组织的半定量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HCC的时间-信号增强曲线表现为廓清型,即曲线在动脉期快速上升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峰值信号增强百分比(%),HCC病灶和肝组织分别为(184.46±52.54)、(126.09±46.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斜率(单位:信号强度/s),HCC病灶和肝组织分别为(11.18±5.78)、(4.74±1.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廓清斜率(单位:信号强度/s),HCC病灶和肝组织分别为(0.48±0.25)、(0.38±0.14),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形态可直观的反映病灶内对比剂的流入及廓清情况。通过半定量参数分析组织微血管的渗透性,间接反映出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情况,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评估具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