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保山市预防接种单位的预防接种服务现况和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适合保山市的预防接种服务模式。方祛: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査的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保山市所有预防接种单位信息。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全市5个县15个乡45个村的815名儿童家长,调查其对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度。同时对被抽中乡、村的乡级接种单位和村级接种单位的硬件设施,以及这些接种单位中全部接种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 20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涉及统计学方法包括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t检验、Logistic回归等。结果:1.保山市现有955个接种单位,其中乡级接种单位占5.45%、村级接种单位占94.55%。接种单位的服务形式中定点接种、定点+入户接种分别占90.16%、9.84%,乡级接种单位全部为定点接种,村级接种单位中仍有10.41%为定点+入户接种。定点接种、定点+入户接种分别覆盖全市90.52%、9.48%的人口。服务周期中日接种和月接种分别占48.80%、51.20%,乡级接种单位中日接种占94.23%,村级接种单位中日接种、月接种分别占46.18%、53.82%。乡级接种单位服务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3.83%、村级接种单位服务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6.17%。接种单位服务人口的中位数为2238人,其中乡级接种单位为1480人,村级接种单位为2254人。接种单位服务半径的中位数为6.0km,其中乡级接种单位为20.5km,村级接种单位为5.0km。2.共有接种人员2441名,其中乡级接种人员占6.76%、村级接种人员占93.24%。全市平均每万服务人口配备接种人员数为9.29名,其中乡级接种单位为4.54名,村级接种单位为10.05名。每个接种单位拥有接种人员数的中位数为2.0名,其中乡级接种单位为2.5名,村级接种单位平均为2.0名。95.58%的人员拥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证书,98.89%的人员拥有预防接种资格证书。中专学历占70.46%;临床专业占75.26%,仍有4.14%的人员为非医学专业或者无专业;82.14%的人员无职称。其中乡级接种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占79.39%,村级接种人员以中专学历为主(74.12%),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16.04%;乡级接种人员医学专业(含公共卫生、临床、护理和其它医学)占98.79%,村级接种人员医学专业占95.65%;乡级接种人员具有职称(含初、中、高级职称)的占64.24%,村级接种人员具有职称的仅占14.50%。3.调查了 815名儿童家长,儿童家长对接种单位位置便利性、等候时间、接种环境、服务周期、服务态度、技术水平6项预防接种服务表示满意的比例分别是 87.85%、69.69%、85.77%、64.66%、92.76%、87.48%,村级接种单位在位置便利性、等候时间方面的满意度高于乡级接种单位,而乡级接种单位在接种环境、服务周期、技术水平方面的满意度高于村级接种单位。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服务的总满意度为68.96%,其中对乡级接种单位、村级接种单位的总满意度分别为62.96%、70.15%,二者不存在差异。接种疫苗剂次、民族、职业、到接种单位所需时间、等候时间是儿童家长满意度的影响因素。4.调查了 115名接种人员,乡村两级人员预防接种专业知识水平无差异,乡级接种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高于村级接种人员。5.调查了 62个接种单位,在冰箱数量、接种用房面积、是否为接种专用房、存折式打印机配备方面,乡级接种单位优于村级接种单位。6.调查数据显示乡级接种单位的卡证相符率和含麻疹成分疫苗及时接种率低于村级接种单位。结论:目前保山市的预防接种服务主要由村级接种单位提供。接种单位服务形式主要为定点接种,服务周期日接种和月接种约各占一半,硬件水平较差。接种人员学历、职称水平普遍偏低。接种疫苗剂次、民族、职业、到接种单位所需时间、等候时间是保山市儿童家长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目前保山市尚不具备全面推行乡级集中接种模式的条件,短期内仍应继续维持村级接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