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2017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陆续出台多个重要监管文件,严监管、防风险已成为当前金融业的主旋律。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核心资产业务,个人经营性贷款又是商业银行服务地方民营经济、服务“三农”的主要产品,如何做好个人经营性贷款信贷风险管理,有效防范信贷风险,保障其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目前国内相关文献研究来看,众多专家、学者在如何构建和完善银行风险管理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多数局限于银行内部管理方面的纯理论研究,而针对借款人特征、违约行为,以及内部员工行为的实证研究较少,相关风险成因的归纳仅依赖理论阐述,缺乏数据支撑。本研究选择以“建设大型零售商业银行”为目标的X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总结X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一方面,选择X银行1167笔个人经营性贷款的不良贷款样本,通过收集其不良成因,分析X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信贷风险的外部影响因素;另一方面,选择X银行2016—2019年内部员工在个人经营性贷款经营管理中的违规行为样本,分析X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信贷风险的内部影响因素。综合内外部影响因素,研究认为信贷风险识别能力不足、信贷风险认知存在偏差、经营绩效考核不够科学及信贷风险管理流程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增加了X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和市场风险等信贷风险。本研究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篮子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信贷风险管理理论,从信贷风险管理的角度,结合相关工作实践经验,对X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认为通过健全信贷风险防控体系、提升信贷风险识别能力、优化经营绩效考核制度、夯实信贷风险全流程管理以及建立风险预警监测系统,可以帮助X银行改善个人经营性贷款的风险管理现状,提高其个人经营性贷款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帮助X银行进一步降低信贷风险,提升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