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员工满意度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公民行为的发挥利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高低,进而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资源竞争和市场份额竞争,更核心的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如何提升组织公民行为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越来越多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微观层面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大多数研究只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如:股东、政府、消费者、环境及社区等对象,对于以重要利益相关者——员工视角社会责任履行的研究较为缺乏,再从微观层面通过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员工满意度等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关联及影响机制进行研究更少之又少。且大多数文献以组织公民行为作为前置变量分析较多,作为结果变量受到哪些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仍较少。随着我国“人民利益至上”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发展,鉴于上述内外部环境的现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国情分析,同时由于相应文献研究方向、颗粒度的缺乏性,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本研究主要提出核心问题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自媒体发达的经济时代下,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是否影响组织公民行为,员工满意度在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是否产生中介作用。本研究明确了以下研究任务:第一、通过文献的纵览归类,厘清企业社会责任、员工满意度和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前沿及关联,明确本研究能够从上述几个理论分析及降维分析对企业持续的发展理论作出新的突破。第二、通过已有文献的回顾、问卷调查,研究员工感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及相互作用,验证员工满意度的中介效应。第三、通过构建研究框架,提出理论假设;分析归纳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利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AMOS 22.0结构方程等软件对样本的信效度、路径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得出假设结论。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和创新有:第一、结合全球疫情后时代的大环境下,实证研究了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相关的影响;员工满意度在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具有中介效应,弥补和拓宽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方向。第二、本研究对我国企业尤其国企通过“周边绩效‖的延伸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方面提高员工效能及绩效起到指导意义,以及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由于科技的进步,当下人们对于更加小巧轻捷的柔性电子设备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柔性电子设备中的储能设备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一,锂离子电池作为当今运用最广泛的储能设备也需要符合小型、轻便、具有柔韧性等特点;其二,锂离子电池在其柔性化的基础上仍需要拥有良好的性能以满足需求。层状富锂锰基Li1.2Ni0.13Co0.13Mn0.54O2正极材料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高的放电容量和更加环保等优点,可用于制
光学遥感领域中关于舰船检测及分类任务的研究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课题,其在反走私、海上交通管制、海上救援和其他各种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高分辨遥感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海量的数据,大量学者借助深度学习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然而,由于背景复杂多样、类内相似性与类间差异性、数据不平衡等多个问题的存在,导致舰船检测及其细粒度分类难度相对较大。为了满足在对舰船进行准确定位的同时实现精细化的分类,本文围绕光
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经济活动日趋活跃,与此同时加剧了行业间的竞争。企业并购,作为一种常见的一种经济行为,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多种形式呈现,包括横向并购模式、纵向并购模式以及多元化并购模式。早在20世纪,国外学者便提出“多元化折价理论”。相反在我国,无论是横向并购、纵向并购还是多元化并购,其在资源的整合、市场的拓展、风险的规避等方面为并购双方带来的巨大收益使得我国并购
为不断强化人工智能教育力度,国家倡导将人工智能教育引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的重要途径,目前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困难。一方面,人工智能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领域较广,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有较高要求,缺乏专业的人工智能教师;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算法教学难度较高,涉及抽象概念多,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为教师教学带来困难,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差等问题。本研究将虚拟现实技
学位
近年来,随着不断增加的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也不断增多。不少企业选择并购重组和上下游产业整合来扩大自身规模,以求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突破发展瓶颈,保持利润的持续增长。一部分企业通过合理的扩张经营使得企业业绩得到改善,然而另一部分企业却因过度融资造成财务杠杆过高,而规模的扩张没有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盈利,因此陷入了债务危机。此外,由于经营投资决策失误以及内部治理存在缺
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目前实现化石燃料利用过程CO2大规模减排唯一技术,在众多碳捕集技术中,CO2化学吸收法技术工艺较为成熟,可推广性强,但规模化推广应用中存在吸收剂有机胺排放的问题,既对环境造成了威胁,又增加了系统运行成本。本文采用实验和模拟的方式,研究了化学吸收系统胺排放特性,建立水洗工艺模型并与水洗实验结果相对比,基于水汽异相成核研究过饱和度变化对提高除雾器胺脱除率的影响。
老旧住区街道空间既承载居民日常生活,也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交流场所,是增进邻里交往的重要公共空间。2019年—2021年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达11.5万个,老旧住区物质环境更新迎来新契机。为使街道空间在促进邻里交往中发挥更大作用,本研究选取大连市工人村作为老旧住区街道空间研究对象,研究工人村街道空间特征与居民交往活动规律,并提出促进交往的老旧住区街道空间优化策略。首先,从老旧住区现实问
高密度城市化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城市转型与有机更新成为了中国解决城市病最重要的手段。城市空间的复杂性、系统性、整体性是当前面临的难题。面对这些矛盾与问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技术的出现让这一难题有望突破,大数据的挖掘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新手段。本文以城市街道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郑州高密度城区为案例,运用大数据的街道图像辨识手段
雾封层对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有较优的处治效果,但是存在粘结强度低、耐磨耗性能差的问题,还有可能出现泛油导致抗滑性能下降。本文选用水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乳化沥青、金刚砂颗粒设计能够有效改善路表抗滑性能的双层封层,并进行室内耐久性试验和实体工程验证,为水性环氧乳化沥青与金刚砂应用于沥青路面封层提供参考。首先通过试验设计确定双层封层各类材料的用量。对不同组分配比水性环氧乳化沥青进行拉伸试验与拉拔试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