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很早就有了风险管理的意识。几千年前,人们虽然没有正式提出风险管理,但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意识。我国古代著名典故“积谷防饥”就是风险管理的雏形。我国古代的镖局,本质上就是风险转移。企业要谋利、要发展,就不得不重视企业内外部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管理。而制造型企业要经营、要生存,必须要从外界原材料市场获取资源,这就是企业采购的本源需求;采购工作因其不确定性较大,导致风险因子也较多,由于采购环节处在牛鞭效应的起点,因此在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领域,对采购风险的研究和管理不容小觑。采购风险管理是指主体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风险所导致的损失严重程度后,需要对各种风险管理技术的优劣和适用情形加以了解,分析各种风险管理技术的成本和收益,作为选择风险管理策略、进行风险管理决策的依据,从而确定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进行控制。从经济角度看,随着全球工业大发展,行业细分越来越明显,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越复杂,需要依托外部获取的资源就越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作要求就越高。当采购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采购环节中蕴含的风险也大幅度地增加;从政治角度看,我国的制造业也逐步崛起。以轨道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大国重器,作为国家名片,开始迈向全球。当一个企业被赋予政治使命,其本身的风险会被社会聚焦,社会对其风险的容忍度会降低,因此,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将下降,企业不得不采取措施控制风险。这些风险中,存在于企业内部的风险相对容易管控,而采购环节由于大量依赖企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风险因素也随之剧增。轨道装备制造企业供应链的特点是:产业链较长、分工协作要求高、中间环节较多。供应链中的环节大多为采购供应环节,每一个采购环节都蕴含着风险,如果采购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严重制约整条供应链的运行和发展。以T轨道装备公司为例,目前在企业经营收入中,采购成本占比高达70%以上;在产品运营故障中,由供应商造成的故障占比近90%;在影响生产进度的因素中,物资占比高达50%以上,可以说采购物资的质量、进度、成本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品质量和经营效益,采购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是企业全价值链的经营管理、对外部价值链(供应商)的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制造企业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最大限度地识别风险并规避风险,本文选择T轨道装备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研读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采购风险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学习研究,提炼出采购风险的特征及其管理的内容,基于采购流程分析、采购数据分析、具体案例分析、与采购人员进行访谈等有效方法,聚焦T公司采购成本、采购进度、采购质量三个核心维度,识别其采购风险,进一步分析其风险形成的原因,针对企业采购成本风险、采购进度风险、采购质量风险、其他风险,分别提出采购风险管理的具体建议方案,进而结合T公司实际情况,从组织机构调整、业务流程优化等方面提出T公司风险管理的保障措施。从理论上讲,采购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的工作,对采购风险管理的研究,在我国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从实践上讲,对采购风险问题的管理,很难在短期内完成,由于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不确定性,人们永远不可能完全杜绝风险,只能利用风险的可控性、可传导性,规范管理,降低风险,或提前做好风险预案,将采购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本论文通过分析、识别采购过程中的风险,依托于企业系统化、信息化、目标化管理,因地制宜给出T公司采购风险管控具体建议和保障措施,可以全面增强T公司对采购风险的防范和应对能力,减少采购风险的不确定性,提升其多品种、小批量、快速交付能力,打造高质量、低成本运营优势,从而提升企业整个供应链管控水平和运作效率,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维持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本文对轨道装备制造行业的其他企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