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利胆、保肝机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u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栀子是龙胆目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iods Ellis)的成熟果实,是中国传统的利胆、保肝药物.京尼平苷和西红花酸及其糖苷类是栀子的主要成分,但发挥这种作用的物质是京尼平苷及其苷元京尼平,还是西红花酸及其糖苷类,或是二者兼有,尚无定论.该论文研究了栀子提取物西红花酸(crocetin)、京尼平苷(geniposide)的利胆和肝脏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上述药理作用机制.一.栀子利胆、保肝的有效成分研究;大鼠十二指肠给予西红花酸(50和100mg/kg),在1.0小时显著抑制胆汁分泌.而且西红花酸高剂量组对大鼠胆汁分泌有持续抑制作用.十二指肠给予京尼平苷(50和100mg/kg)和其苷元京尼平(29和58mg/kg),在0.5小时可显著增加大鼠胆汁流量.这表明栀子利胆的有效成分是京尼平苷而并非西红花酸.采用小鼠四氯化碳(CCl<,4>)和对乙酰氨基酚(AAP)两种化学性肝损伤模型,考察了西红花酸、京尼平苷和京尼平三种药物对血清转氨酶和肝匀浆MDA,GSH和GSH-Px的影响.二.栀子利胆、保肝的有效成分京尼平苷的作用机制研究;大鼠静脉注射京尼平苷和苷元京尼平后,京尼平苷50mg·kg<-1>剂量组并无明显利胆作用,而京尼平在与京尼平苷等摩尔剂量(29mg·kg<-1>)时,0.5小时即可产生显著的利胆作用.高剂量58mg·kg<-1>剂量组更是表现出持续强效的利胆作用.由于京尼平苷能够被动物肠道菌群产生的β-糖苷酶水解生成苷元京尼平.说明京尼平苷可能是通过苷元京尼平发挥利胆作用的.利用小鼠原代肝细胞进行实验,可避免京尼平苷在体内代谢,考察京尼平苷和其苷元京尼平对肝细胞上清液转氨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京尼平在10<-8>mol/L即可明显降低转氨酶活力而京尼平苷无此作用.同时利用AAP造成转氨酶漏出后取无细胞的培养液,考察二药对转氨酶的直接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二者未见直接的抑酶作用.说明京尼平苷很可能是通过在肠道经肠道细菌的β-糖苷酶水解生成其苷元尼平才发挥肝脏保护作用的.且这种保护作用非直接抑酶引起,而是源于对肝脏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学校是一个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学生、老师之间的接触十分的密切,因此很容易引发大面积呼吸道传染疾病,学校一旦出现流感疫情,就会在班级、年级中暴发疫情,形成聚集性流感,对
目的:观察和研究不同剂量孕酮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治疗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16年3月~2019年9月期间来我院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患者共60例,均接受孕酮治疗,根据用
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心脏超声诊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3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3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心脏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生产有价值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不失为替代珍稀植物生产有用物质的可行途径,受到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人参组织培养生产人参皂苷是解决人参药源紧张
研究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观察FM0807的体内和体外抗肿瘤及抗转移作用。研究方法:(1)MTT法体外检测FM0807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的影响;(2)FM0807体外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侵袭转移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迁移的影响;(3)MTT法体外检测FM0807对小鼠腹水瘤细胞H22的影响;(4)建立H22小鼠肺转移模型进行体内实验
目的:研究并分析肾衰宁胶囊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肾功能异常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
如何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业困境,实现成功转化是当今教育界同仁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以为发挥优等生的作用,组成一对一辅导小组,采用生教生的模式,可以有效地化解学困生难题.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8例,所有患者按照入院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多媒体进入课堂,在教师精心的组合安排下,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该论文首先通过motif搜索预测APE1547为脂肪酶,且为单个结构域蛋白.然后预测了该酶的二级结构,以及与其它来源的脂肪酶、酯酶和乙酰氨基肽酶进行了同源性比较,深入探讨了该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