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关理论、世界体制论、现实主义理论和自由主义理论,以近代以来东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交涉为中心,分析了世界经济秩序的变迁过程以及未来东亚的作用。从近代以后的世界经济秩序的变迁过程来看,19世纪是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但进入20世纪以后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其中心轴由英国转移到了美国。在世界经济秩序的变迁过程中,亚洲、非洲、南美地区的落后国家,受到了西欧列强的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沦落为它们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商品的销售市场。西欧列强的崛起模式可以归结为19世纪的英国为中心和20世界的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秩序。在此过程中,除了日本以外的东亚各国在西欧列强的世界霸权竞争中丧失了主导权。尽管如此,在世界经济秩序的变迁过程中,欧洲和东亚在政治、经济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相互之间发生了作用,得到了发展。东亚最终在进入21世纪的初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秩序核心轴心的趋势并加显。日本、中国、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开港过程,发展方式和近代化过程表现出各自的特征。尤其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自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而走向不同的发展方向。进入21世纪以后,东亚通过经济交流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政治精英们卓越的领导能力,民族自觉,丰富的资源,广大的市场等因素,综合作用推动了东亚的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尽管如此,东亚面临着国家之间差距的扩大,构建实行性的东亚共同体等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东亚各国的历史、政治、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要通过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深化国家关系,创造出新的东亚价值和模式。东亚的发展需要模式创新,这种新模式应该有利于人类的共生共荣,不能再采用19~20世纪英国和美国所采用的帝国主义方式。东亚各国有效的合作关系应该建立在思想、制度和文化相互承认的基础之上,并通过有效的国际关系来加强持续的经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