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能否抑制大股东侵占 ——来自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证据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dou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向增发目前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再融资方式。由于我国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代理问题往往表现为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定增容易成为大股东或者其背后的实控人团体实施利益侵占的途径。过往研究总体表明机构投资者具有正向的公司治理效应,包括抑制大股东侵占。而部分结论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未区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因此本文基于定增背景,根据侵占发生时间将其分为定增事前和事中两个阶段进行研究,利用近10年来A股上市公司定增样本,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组法,同时区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以检验机构投资者对于定增事前和事中大股东侵占行为的抑制作用。定增事前侵占行为表现为盈余管理,本文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和Roychowdhury(2006)的方法分别度量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通过定增和非定增样本的横向比较发现,从定增样本哑变量回归结果发现,定增样本不论在应计还是真实盈余管理均显著高于非定增样本;分组t检验进行定增样本的纵向比较发现,定增前一年的真实盈余管理显著高于两年前的水平。由此看出大股东在定增前具有较强的侵占倾向。而在定增样本中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并未对定增事前的正向盈余管理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接着通过两种尺度区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以探究机构投资者治理效应的结构性差异。研究发现以信托、财务公司、企业年金为代表的非独立型机构投资者有助长大股东定增事前盈余管理的倾向。而独立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定增事前盈余管理无显著抑制作用。但是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中独立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越高,即从持股比例看当治理效应更多地表现为独立型机构投资者时,能发现其与正向应计盈余管理有显著负相关,但对真实盈余管理无显著数量关系。本文认为出现该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真实盈余管理的“择时性”特点。定增事中的研究,设置三个指标对实控人团体高折扣、大额认购行为进行衡量,同时根据这些指标及其衍生指标构建综合侵占程度变量。研究发现,不论机构整体还是独立型机构持股比例提高均无法显著抑制定增事中实控人团体的侵占行为。但是当以机构数量结构、机构持股比例结构来衡量机构投资者治理效应中独立型机构治理效应的相对强度时,可以发现其与实控人团体的综合侵占程度显著负相关,并且用数量型指标去衡量强弱时显著性更强。从机制上来看,该类投资者对于高折扣率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对于实控人团体认购行为的抑制,并且抑制效应明显高于非独立机构投资者。综述,在定增事前和事中,机构投资者无法显著抑制大股东以及背后实控人团体的侵占行为。但是相较于非独立型机构投资者,独立型机构投资者在定增事前和事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治理效应,而非独立型机构的治理效应较弱甚至会助长实控人团体的侵占行为。本文的结论丰富了机构治理领域在更微观视角下的研究,可以为监管层对于定增的监管重点以及机构投资者对于优质定增公司及项目的筛选提供参考,具有充足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细胞,小微企业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不可或缺地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应对国家经济转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管理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解决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多项财税、产业、金融扶持等政策,小微企业的成长环境随之得到很大改善。但从微观层面来看,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小微企业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资本市场不断完善,企业间的并购交易越发频繁。商业环境瞬息万变,相较于资本占比重、经营所需资本多的实体企业,轻资产行业公司开始展现出核心竞争力强、品牌价值高等市场优势并成为诸多实体企业并购的猎物。但跨界并购加剧了并购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和整合风险,同时在并购估值中收益法对轻资产行业标的的估值方兴未艾,极易造成上市实体公司的高商誉堆积。按照最新会计准则规定,上市公司应在每年年末
危险现实化理论目前在日本几乎成为通说,对危险现实化理论的内涵以及其不足之处进行梳理,对我国的因果关系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危险现实化理论的本体构造及其不足之处进行梳理。危险现实化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其不区分故意行为危险与过失行为危险。两种危险的区别不在于危险程度,故意行为危险不一定就比过失行为危险的程度更高,两种危险的性质存在本质不同。故意行为危险是有支配性
“入园适应”指新小班幼儿入园后主动从心理和行为的各个方面作出调整,使自身与幼儿园的新生活及新环境相互协调,实现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在人一生的教育历程中,入园适应能力作为过渡时期所必需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十分重要,在我国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背景下更是如此。目前,国内外关于入园适应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匮乏。现有研究中的思辨式的经验阐释已经非常丰富,主要基于教育者和养育者的实践经验和在
艺术类著作《泰国表演艺术起源》属于表达型兼信息型文本,作者素吉·翁贴借助历史学和考古学依据,论述了泰国表演艺术的发展历程。书中所涵盖的表演艺术类别丰富,既具通俗性又不失学术性,由于国内对泰国表演艺术类文本的翻译研究较少,因此本实践报告以《泰国表演艺术起源》的序言至第一章的翻译实践为例,在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探索泰国艺术类著作的汉译,以期总结相应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语义翻译指导下所使用的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科技创新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上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以环渤海经济区为例,采用了基于熵值-灰色关联度、因子分析与TOPSIS理想解计算组合评价值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本文首先借鉴国内外对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成果,从多个角度与方向,结合环渤海地区包括的城市与省份范围,尽可能的选择相对指标构建环渤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筛
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一直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并指出应该“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新兴产业作为中国未来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资本市场中一直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和高估。大多数研究都认为,资本市场价格偏离基本面会导致其进行无效地资源配置,从而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冲击。但1990年代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繁荣和破灭却
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为快速融入并占领市场求得长期稳定发展而展开了争夺优秀人才的竞争。客户经理是银行与客户连接的桥梁,既是客户关系的代表,又是商业银行价值创造主体,是商业银行对外营销的主力军。但是当前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无法充分发挥客户经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严重制约着商业银行引进和留住优秀人才。高效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仅能够激发客户
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业企业绿色转型迫在眉睫。尤其是火电、钢铁、化工等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通过环保政策引导其清洁化生产、高效发展,是高质量转型时期的关键举措。相比单纯的环保行政法规,以金融手段限制污染企业的资金渠道,更能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抓住其“痛点”。绿色信贷是一项金融与环境
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已经成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股东会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其做出的决议更是对公司的发展影响巨大。在公司决议效力问题上,《公司法》第二十二条依据决议的不同瑕疵性质,采用“二分法”的立法模式,将公司瑕疵决议分为决议无效和决议可撤销两大类。2017年,《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出台和运用,在决议效力问题上,依据决议的瑕疵程度,将其分为决议无效、决议可撤销和决议不成立三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