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容忍系统的动态安全性量化方法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lesl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第三代的网络安全机制,入侵容忍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技术上的突破,很多入侵容忍系统相继诞生,入侵容忍技术也日渐成熟。面对众多的入侵容忍系统的出现,如何判定一个系统的好坏和优良,成为现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和课题。但由于入侵容忍结构比较复杂而难以进行准确的安全性的定量分析和评估,更没有一套公认的实际应用的标准和方法。分析入侵容忍系统的安全性,就是分析一个入侵容忍系统抵御和容忍攻击行为的能力,但是目前的一些定量分析方法没有考虑系统所处的环境因素。所以为了更好地评估不同的入侵容忍系统的安全性,优化将来入侵容忍系统的架构设计,需要更多关注入侵容忍系统的动态安全性评估,建立一个更加可靠的、实际的安全性评估方法。本文提出一种暴露窗口的入侵容忍系统的安全性量化方法。暴露窗口可以动态反映系统的劣化过程,将该参数引入到Markov分析过程中,从而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入侵容忍系统安全性的变化情况。通过将暴露窗口和入侵的驻留时间结合在一起,利用决策树模型进行量化计算和分析,得到了更符合实际的量化结果。这种量化方法通过模拟实验得到了验证,为建立一个更加安全的入侵容忍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Internet技术的发展使网络中蕴含的信息资源和网络用户迅速激增,庞大的用户群催生了互联网的各种搜索应用。快速、高效、准确地检索信息,只靠单台计算机,无论是处理能力还是
面向服务提供的新型网络技术体系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可行思路,实现面向服务提供的新型网络技术体系的关键是研究开放式可重构路由交换节点技术。本论文研究和实现的可重构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趋普及,软件应用的范围逐步扩大,软件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因此软件的质量问题越来越重要。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方法,静态测试是软件测试的一个重要
本篇论文首先从IPv4地址即将枯竭这一课题背景出发分析了IPv6出现目的以及IPv6相对于IPv4的优势;然后介绍了现有主流的IPv6过渡技术,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过渡技术的工作原理与
片上网络是解决大规模片上多处理器系统中片上通信问题的有效途径。与基于总线的方式相比,片上网络使用网络互连的方式进行通信,这有效的降低了通信功耗、缓解了带宽争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