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吴均诗与永明体、宫体诗的关系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d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共分三章展开。第一章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分析吴均诗与永明体的关系,第二、三章分别分析了吴均诗与宫体诗意趣、体式的关联。  第一章主要论述吴均诗与永明体的关联。首先,从内容上看,永明赠答诗中景中含情、情中见景的写作手法为吴均所学习,他更善于将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融为一体。其次,吴均在永明诗人咏物的基础上,将咏物与自己的亲生经历、人生感悟相结合,做到托物言志。另外,从诗歌的形式上看,吴均诗在永明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吴诗句式逐渐趋于定型,律句比重比永明前期诗人更高,用韵的技巧更为精湛,对偶的技术也更为成熟,因受永明诗风的影响,吴诗语言平易自然、流畅清美。  第二章从意趣上分析吴均诗与宫体诗的关联。首先是从意象的描摹来看,吴均诗中对女性作了入微的描绘,为后来宫体诗人书写女子形象奠下了基调。其次,吴均善于将咏物和闺情结合的诗风为后来宫体诗派借写物寓艳情作了示范。此外,吴均诗中对女性哀思、愁苦的描写为后来宫体诗人写闺怨、宫怨提供了借鉴意义。  第三章从体式上分析吴均诗与宫体诗的关联。通过将吴均诗和宫体诗相较,可知宫体诗律句的比例较吴均有更大的提高,声律进步的现象十分明显;吴均的声韵知识已属比较精湛,而后来的宫体诗人更加追求音韵的和谐;吴均诗中对仗的常用句式为宫体诗人所化用,对偶多集中于二、三联的形式也为后来的宫体诗人所学。
其他文献
近十几年来,国内兴起了一股玄幻小说热潮,主要表现在网络文学创作和纸媒传播领域。玄幻小说现象的出现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一些研究者尝试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这一新的文学/文化现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才有创新。在课堂上教学中,巧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而且对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也
本论文将启蒙主义作为理论背景,以五四新诗与朦胧诗为研究对象,探讨由五四新诗到朦胧诗的启蒙之路。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同样承载启蒙主义内涵的五四新诗与朦胧诗在生成语境、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