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玛刀剂量分割治疗大型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经传统伽玛刀治疗和伽玛刀剂量分割治疗的大型肺癌脑转移瘤的肿瘤控制率,并发症等预后情况,分析伽玛刀剂量分割治疗的成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评价伽玛刀剂量分割技术对于大型脑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头部伽玛刀治疗中心治疗的大型肺癌脑转移瘤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80例,根据接受的伽玛刀放射次数,将其分为传统伽玛刀治疗组(46例)和伽玛刀剂量分割组(34例)。予以治疗剂量,单次组方案为:12~16Gy,一次性完成;剂量分割组方案为5~10Gy/2-3(单次剂量/次数),间隔8h。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放疗资料等信息,要求患者在治疗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复查,一般用头颅MRI/CT增强扫描,随访终止时间至2017年12月。比较术后单次组与剂量分割组治疗大型肺癌脑转移瘤的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KPS评分,瘤周水肿的变化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统计患者生存状况,计算生存期,比较组间总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  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治疗后3个月复查局部的肿瘤控制率单次组为73.9%,剂量分割组局部的肿瘤控制率为94.1%,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单次组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剂量分割组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剂量分割组较单次组治疗后瘤周水肿分级下降,KPS评分普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术前KPS评分以及术前水肿对肿瘤近期疗效有影响(P<0.05)。年龄以及发生部位是否累及多个脑叶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唯一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P<0.05)。单次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3.6个月,剂量分割组为16个月。单次组与剂量分割组半年和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0.4%和85.3%,52.2%和55.9%。二者的组间生存率比较情况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肿瘤的大小是影响预后的唯一有意义的危险因素,而伽玛刀剂量分割治疗大型肺癌脑转移瘤提高了照射剂量,近期肿瘤控制率良好,并提高了肿瘤半年和1年的生存率,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临床症状,增加了KPS评分,提高了生存质量,不失为一种治疗大型肺癌脑转移瘤的合理选择之一。本研究病例不多,所得结论仍需要大量病例进行多中心的研究检验。
其他文献
由西安政治学院王守福副教授主编的《军队秘书学原理》一书,已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作者在总结十多年军队秘书专业教学经验,深入部队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
目的:脑血管病的发病、致死、致残和复发率均很高,已成为人类死因的第2位。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率最高。按缺血性脑卒中TOAST的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