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应用EPR和自旋捕截技术深入研究了简单脂肪族的酰胺类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的光化学行为。应用一氧化氮(NO)分子作为自旋捕截剂,在无氧条件下与这些化合物在UV光照射下发生光解反应产生的瞬态自由基中间体反应,生成稳定的氮氧自由基通过EPR研究,同时利用EPR谱图中的同位素效应以及在不同溶液中不同的自由基引发剂(如AIBN、AAPH)对底物分子进行夺氢反应得到的自由基中间体被一氧化氮(NO)分子捕截之后产生氮氧自由基的EPR谱图进行对比分析,指认了上述化合物光化学反应中生成的自由基碎片的结构,并推演了可能的自由基反应机理。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概述该部分首先介绍了电子顺磁共振技术(EPR)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主要波谱参数。其次,介绍了自旋捕截方法的原理及其在EPR中的应用。最后,叙述了一氧化氮(NO)这种特殊生物活性分子的生物学意义以及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反应,论述了一氧化氮(NO)这种顺磁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与瞬态自由基中间体发生反应的特性,提出了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作为一种稳定的、顺磁性的自由基清除剂的概念。同时对自由基分子构型异构体的不同EPR谱图进行了讨论。氮氧自由基的EPR参数与其结构之间关系的量化计算对于二烷基氮氧自由基来说,β-H的HFSC的大小与其C-H键和氮氧官能团上氮原子的孤对电子的pπ-轨道之间的二面角有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