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品及长托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比较荟萃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basi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阿托品和长托宁治疗有机磷中毒疗效比较荟萃分析  目的:分析评价长托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用药次数,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及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方面是否优于阿托品。方法:从经常使用的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阿托品和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的随机临床试验,提取数据,用stata11.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有6项随机临床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治愈率:纳入6项研究:合并后的OR值为4.200,95%CI为2.488~7.089,I2=0.0%,P=0.000。死亡率:获得6项研究,合并后的OR值为0.353,95%CI为0.195~0.638,I2=0.0%,P=0.001。平均用药次数:纳入3项研究,合并后的SMD值为-3.026,95%CI为-3.798~-2.255,I2=85.4%,P=0.001。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纳入4项研究,合并后的SMD值为-1.837,95%CI为-2.750~-0.923,I2=95.9%,P=0.000。平均住院时间:纳入4项研究,合并后的SMD值为-1.854,95%CI为-2.922~-0.787,I2=96.9%,P=0.001。胆碱酯酶恢复70%时间:纳入6项研究,合并后的SMD值为-0.337,95%CI为-1.504~0.829,I2=98.4%,P=0.571。结论:与阿托品相比,使用长托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平均用药次数,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优于阿托品,但在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方面无差异。  第二部分单用阿托品和结合长托宁治疗有机磷中毒疗效比较荟萃分析  目的:分析评价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及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方面是否优于单用阿托品。方法:从经常使用的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阿托品和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的随机临床试验,提取数据,用stata11.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有10项随机临床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治愈率:纳入9项研究:合并后的OR值为3.912,95%CI为2.126~7.198,I2=0.0%,P=0.000。死亡率:获得8项研究,合并后的OR值为0.259,95%CI为0.122~0.547,I2=0.0%,P=0.000。不良反应:纳入5项研究,合并后的OR值为0.247,95%CI为0.119~0.513,I2=56.8%,P=0.000。胆碱酯酶恢复70%时间:纳入7项研究,合并后的SMD值为-1.997,95%CI为-2.797~-1.197,I2=93.7%,P=0.000。平均住院时间:纳入8项研究,合并后的SMD值为-1.956,95%CI为-2.715~-1.196,I2=94%,P=0.000。结论:与单用阿托品相比,联合长托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  第三部分单用长托宁和结合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比较荟萃分析  目的:分析和评价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缩短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方面是否优于单用长托宁。方法:从经常使用的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阿托品和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的随机临床试验,提取数据,用stata11.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有5项随机临床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治愈率:纳入4项研究:合并后的OR值为4.204,95%CI为1.956~9.033,I2=0.0%,P=0.000。死亡率:获得4项研究,合并后的OR值为0.271,95%CI为0.105~0.699,I2=0.0%,P=0.007。胆碱酯酶恢复70%时间:纳入3项研究,合并后的SMD值为-0.798,95%CI为-1.945~-0.349,I2=90.4%,P=0.172。结论:与单用长托宁相比,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但在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方面无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银屑病是一种较常见的与遗传、免疫等多因素相关的慢性炎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大量研究表明 T细胞的活化是银屑病发病的一个重要环节。RasGRP1(Ras guany
不同脑区鱼藤酮立体定向注射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方法和比较  【目的】探讨环境毒素鱼藤酮(rotenone,Rot)脑内立体定向注射建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模型的
目的:  探讨PET/CT对乳腺假体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诊断价值,并对比相关文献对各种影像学方法在假体植入术后监测、随访及乳腺癌的筛查等方面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
目的 通过建立暴露性干眼症大鼠模型研究干眼症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2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只鼠,按角、结膜暴露时间分为4组,每组5只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