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技术扩散效应研究:一个创新地理的分析框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以创新引领经济增长的时代,区域内不同城市的创新绩效差异有何规律,而一个区域又如何通过创新的机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等问题都值得深度关注。本文将目光投射于长三角地区,力求通过独特的分析视角和框架以求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   本文的“创新地理”即来自于对“创新”和“区域”两个核心要点的综合考虑。这一分析框架包含理论和实证两层涵义,在理论上阐述地理性因素为何在影响区域内城市的技术联系和创新绩效上至关重要,并在实证上证明地理性因素的作用大小以及这种客观因素是否可以被克服。   在理论上,本文主要应用了新增长理论和局域知识溢出理论的相关内容,旨在证明“扩散有界”这一逻辑,即区域中的城市存在着技术联系(扩散),而这种联系是受到地理性条件的约束(有界)。为了详细说明技术扩散效应的作用机制,本文结合其概念模型构建了相应的四个假设命题。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区域城市之间的技术联系是紧密的,上海对区域周边城市的技术扩散效应是存在的,而且这一效应对地理距离是敏感的;尽管地理是重要的,但是吸收能力和扩散环境的提高同样有助于克服地理因素的影响,增强技术扩散效应,提升扩散汇城市的技术水平。从而技术扩散这一机制将有利于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和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学位
改革开放30余年,农村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历经沧桑巨变面貌焕然一新。与城镇快速发展相比,贫困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相当滞后,城乡差距、乡乡差距、
学位
欧元的成功推出,引领了世界区域货币合作的潮流,得到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可以预见,21世纪金融全球化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区域货币合作。区域间的竞争将替代国家间的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中国基本养老金运营现状及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首先就养老金的定义,特点以及构成做了相关的研究介绍。在了解其特点的情况下,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选取Black-Litterman模型作为资产配置的原始模型,将通胀系数作为变量引入做模型修正,就养老金的通货膨胀风险与资产配置关系进行相关研究。由于不同周期的通胀程度不同,引入经济周期划分不同时段的通胀系数,分阶段进行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