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电力线载波通信自动组网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z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当前的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一般预先指定固定路由,然而这种方式不能动态适应电力线环境的变化,很难有效可靠的进行通信,更加不能满足规模日益扩大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研究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自动组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压电力线载波的特点和需要克服的难题,研究信道的噪声、阻抗特性以及信号的衰减变化,对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有了较为系统的掌握。分析了国内外相关载波组网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对比各种算法的优势及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通信质量最优化的10kV电力线载波通信自动组网算法和基于信噪比与数据统计相结合的自动中继算法。提出了基于通信质量最优化的自动组网算法,算法首先对终端进行逻辑分层,并建立初始路由表;再对路由表进行基于通信质量的优化、更新及设定重构策略。在Matlab环境下进行模拟仿真,进行通信质量分析和耗时分析。仿真证明算法能够实现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自动组网,有效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抗毁性。研究了基于数据统计和信噪比的10kV电力线通信自动中继算法,设计了通信协议、分析了算法流程和具体步骤。使用Matlab对一算例模拟了算法的实现过程,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各中继路径信息,对比了各路径的估算信噪比,画出了多次仿真最优路径号变化图。证明算法能够实现自动中继,实现了通信质量最优。最后,介绍了自动组网和自动中继算法在陕西镇安县10kV载波通信智能配电网示范系统中的应用,运行结果证明了算法可以有效的实现自动组网和自动中继,有效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脑功能连接构建的脑功能网络因能直观地表示人脑活动的功能机制而受到各方面的关注。由此进行的研究在飞速发展的脑成像技术以及各种脑功能连接研究手段的基础上被
天线作为无线通信中电磁波信号的“出口”和“入口”已经随着信息高速化发展成为了科研热点之一。市场上电子产品层出不穷使得客户对无线终端产品的要求不再那么单一,而是逐渐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际的电磁环境日益复杂,传统通信手段并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一系列新的通信技术应运而生。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技术已经成为无线通信的
网络融合已成为通信界普遍认同的下一代网络发展趋势。3G和WLAN凭借彼此间优势互补的特性,成为当前诸多组织和学者们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针对3G-WLAN融合网络中两个关键
微波辐射计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但大量无线电设备使用带来的射频干扰(RFI)严重影响了微波辐射计的测量精度。针对微波辐射计日益严重的射频干扰,本文以辐射计的数字化射频干扰检测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射频干扰的检测算法与检测平台的实现方法。首先,本文对峰度检测算法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实现了峰度检测算法建模,分析该算法的虚警率与检测概率,阐述了该算法在占空比不同条件下对射频干扰信号的识别情况。
机器视觉测量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精密测量方法,以其速度快、柔性好、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高等诸多优点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课题以某企业钢管管型测量需求为出发
建立完备的星地测控网络是各国大力发展航空航天工业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论是导航定位系统,或是气象遥感系统,均属于星地测控网络的范畴。凭借出色抗干扰能力,直接序列扩频一直
SIFT算法是一种基于尺度空间的,对图像缩放、旋转甚至仿射变换依然保持不变性的特征匹配算法。但经典SIFT算法的特征描述子由灰度图像生成,忽略了颜色信息,造成图像的匹配性
各式各样的无线通信业务层出不穷,导致现有的公用ISM频段趋近饱和状态。相比之下,相当一部分授权频段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寻求新的频谱分配方案就显得极为迫切。认知无线
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要求对产品进行快速、准确的测量。如今,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具有非接触、实时在线、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的计算机视觉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