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障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86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消费者作为消费者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安全权的保障与实现程度是旅游消费者愿意消费的重要前提条件,是推动旅游产业活动永续发展的生命线,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国(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与法制的发展现状。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不断向经营者集中,导致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安全权益容易被利益驱动的经营者所侵犯,从而引发各种新的社会问题。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模式在短期内无法平衡这种失衡的利益关系,出现市场失灵,需要国家借助公权力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适当的干预,使失衡的天平恢复平衡。   本文在对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相关基础理论理性梳理的基础上,根据经济法基础理论,对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三层、五类主体,七种法律关系及安全权与其他权益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立法、守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与法律责任在旅游消费者安全权保障中的具体运行机理,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旅游消费安全现状,总结出我国当前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障所面临的九类主要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几项解决对策:1、构建我国旅游基本法,专章规范旅游安全保障;2、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构建新型旅游项目的强制保险义务;3、构建社区法务服务系统,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4、规范旅游开发利用,强制培养公民日常消费习惯;5、引入事故问责制,强化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动态规范;6、构建以基层社区为主的安全联动机制;7、强化各部门间协调、加大后续监管力度;8、赋予消费者协会代表诉权并与社区法务服务互动;9、构建消费者实时评价平台,将消费者的评价纳入年检系统。通过对我国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障相关基础理论的梳理,主要问题的归纳、分析原因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力图为加强我国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障的理论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其他文献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推进城镇化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农村贫困,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积极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
中国学者对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明显受到了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的极大影响。  但是,西方关于社会运动的三个解释框架—社会心理学理论、资源动员—理性选择理论以及政治机遇结构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及其造成的巨大影响迫切需要合理有效的处理方式。从各国情况看,针对食品安全事件存在多种方式以实现损害赔偿。目前,我国主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也进入了社会转型期,传统利益格局被打破,新兴社会阶层兴起,社会利益呈现多元化态势,各个社会阶层
本文以当代中国城市涉拆信访居民为研究对象,以长沙市C区F项目为例,重点考察了在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城市社会信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政府信访治理体系的运行现状,进而运用定性研究法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企业在体验高科技带来高效率的同时,社会却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劳务派遣在迅速提升企业所需的灵活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导致了人类的生存危机,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类的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问题。由此,人类开始反思、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