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在EB病毒不同感染状态下的临床分析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tone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特异性抗体所出现的四种不同感染状态下,即典型原发感染、原发感染早期及恢复期,再激活感染以及既往感染的IM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在四组不同感染状态下临床特征的差异,以加强对EBV感染的认识,为早期预测及早期识别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儿科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55例EBV感染引起的IM的住院患儿,根据不同时间段的出现EBV特异性抗体将IM患儿分为为典型原发感染组、原发感染早期及恢复期组、再激活感染组、既往感染四组。对四组间性别分布、不同年龄组及不同的临床表现的比较使用R×C列表卡方检验;对实验室相关检查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两组间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比较;回顾性比较了四组IM患儿的一般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肝功能受损情况,为早期诊疗EBV感染状态提供临床价值。结果1 55例住院的IM患儿中,男孩23例(41.8%),女孩32例(58.2%),男女比例为1:1.39。四组患儿在不同感染状态下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儿年龄10个月~13岁,平均年龄(5.2±3.3)岁。急性感染早期和恢复期儿童的平均年龄相对较小。再激活感染的儿童的平均年龄相对较大。典型原发性感染在不同年龄组中所占比例均最高。四组IM患儿在三组年龄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IM发病的最初症状是多变的,在四组患儿有一部分年长儿是以眼睑水肿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出现的,IM患儿在四组不同感染状态下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扁桃体表面白色渗出、肝脏肿大、眼睑水肿、咳嗽、皮疹等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塞、脾肿大的临床表现在四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塞症状在原发感染早期多见,脾肿大在再激活感染较多见。3在实验室检查中,四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绝对淋巴细胞计数及异形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四组IM儿童中EBV-DNA载量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IM患儿在不同EBV感染组下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TL)和AST/AL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在四组间无显著差异。ALT在再激活感染组下升高较明显,AST/ALT与其他三组变化有差异,在再激活状态下减低较明显。在四组IM患儿肝功能受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功能正常相比,四组不同感染状态下均为ALT升高所占比例最高。结论1四组IM患儿在不同年龄组及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间均为典型原发感染所占比例最高。2在四组IM患儿中,鼻塞症状为在IM患儿原发感染早期及恢复期多见,脾肿大多发生在再激活感染组。3在四组比较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在IM患儿再激活感染下升高较明显,AST/ALT在IM患儿再激活感染状态下减低较明显。图[1]幅;表[6]个;参[155]篇。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 探究刺五加苷B对SMMC-7721细胞和HeLa细胞增殖、凋亡、自噬、迁移和侵袭等方面的影响,并阐述其分子机制。方法 1 MTT方法筛选刺五加苷B对六种肿瘤细胞抑制活性能力较强的细胞株。2台盼蓝排斥实验检测刺五加苷B对SMMC-7721细胞和HeLa细胞存活率的影响。3克隆形成存活实验评估刺五加苷B对SMMC-7721细胞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周期阻滞情况。4为观察与检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双向社会支持、老化期望及housebound(居家不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明确双向社会支持、老化期望与老年人housebound的关系,为有效改善老年人的housebound状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将唐山市的7个行政区编号,抽签选取1个行政区,路北区;然后从路北区的社区中抽取2个社区(团结楼社区、祥富里社区)。2019年10月~2020年9月期间,对社区内符
目的1探究Frizzled6(FZD6)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特异性。2探究FZD6对食管鳞癌的迁移、侵袭、增殖、克隆等表型的影响。3探究FZD6与转录因子TP63、SOX2是否相关。方法根据公共数据库进行分析,与正常组织相比,FZD6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在食管癌的具体组织学分型中,FZD6的表达差异是否具有偏向。收集64例食管癌患者的配对组织样本(样本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北京301医院
目的1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2研究T2DM合并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认知功能与不同程度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的关系。方法1连续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TLR3、TLR4、TLR5和TLR7)基因多态对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影响及其功能。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包括随机选取的471例胃癌患者和471例健康对照。候选SNP的信息来自于Ensembl和db SNP数据库,对筛选出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功能预测使用网页工具Alibaba2.1及SNPinfo。基因分型方法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和Taq Man荧光定量PC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衰竭大鼠主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尿毒清低剂量组(L组)、尿毒清高剂量组(H组),每组10只,M、L、H组统称为5/6肾切除组。采用两步法行5/6肾切除建立慢性肾衰竭模型,术后普食喂养4周,尾静脉采血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并开始给予S组等量0.9%生理盐水灌胃,M组、L组、H组高磷饮食诱导残肾大鼠血管钙化的形成,同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凝血等及微血管病变、心脑血管病变、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情况的测定,了解指标与T2DM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进一步分析T2DM合并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及诊治T2DM血管并发症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住院的合并颈动脉斑块T2DM患者120例,依据颈动脉超声造影
目的对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面孔识别相关电位进行研究,为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连续选取2019.09~2020.09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随诊或住院的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42例,于入院24小时内记录患者的年龄、民族、婚姻情况、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评估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血症病史,以及精神疾病家族史、吸烟和饮酒史等,
目的1.观察三七粉改善股骨近端抗螺旋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术后的隐性失血;2.探讨三七粉提高PFNA治疗IFF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IFF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河北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对IFF患者进行随机编号(1-60号)及分组,分组为对照组和三七粉组,手术过程中对照组术前30min和术后3h静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