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大鼠鼻腔灌流模型的建立及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现代医学治疗变应性鼻炎多采用对症处理,能够较好地控制临床症状,但缺点是容易复发.中医药对该病治疗强调标本兼顾,防治结合,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中药"鼻敏灵"在澳大利亚进行严格地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用"鼻敏灵"治疗三个月后,患者鼻痒、喷嚏、流涕、鼻塞等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血清总IgE降低;随访一年,发作减少.为了对防治变应性鼻炎的中药进行研究和开发,该研究建立了BN大鼠变应性鼻炎鼻腔灌流模型.大鼠致敏后,当用含有相同抗原的灌流液进行鼻腔灌流时,就会激发Ⅰ型变态反应,鼻腔黏膜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如果预先在血管中注入染料伊文氏蓝,发生变态反应时,血液中的伊文氏蓝就会渗透到灌流液中.通过测定渗透到灌流液中的伊文氏蓝浓度,可以推测鼻黏膜血管的通透性改变状况,进而可以了解变态反应的程度.因此,鼻腔灌流模型可以用于观察抗变应性鼻炎药物的疗效,是一种能够客观评价药物疗效的动物模型.该研究应用该模型对中药"鼻敏灵"的药效学进行初步的研究.经研究发现:先天高IgE的BN大鼠在致敏后特异性IgE抗体可以在高水平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在此期间均可以进行变态反应性试验.因此,BN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不仅可以用于10天之内的短疗程药效学实验,也可用于疗程长达55天的药效学实验.这一特点使该模型能适用于疗程较长的中药药效学的研究.应用该模型对"鼻敏灵"研究后发现:一、"鼻敏灵"能改善致敏BN大鼠鼻黏膜血管通透性,从而表明该药具有缓解变应性鼻炎临床症状的作用.二、"鼻敏灵"能降低致敏BN大鼠血清总IgE,从而提示该药可能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进而起到预防变应性鼻炎发生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叶澜先生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有感于此,我觉得有必要对我们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英语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得当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标的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
【摘要】自主合作学习策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主,将其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对小学英语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应用进行具体分析,以期能够为广大的小学英语老师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英语 自主合作 学习策略 应用  在新课程标准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行自主合作学习
【摘要】英语教学中词汇学习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是组成语言的基础部分,因此要加强对学生词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英语水平得到提升。文章重点围绕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还提出完善词汇教学的措施,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词汇教学 创新实践  词汇在英语语言组成部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词汇就像是建筑物所需的材料,不可或缺。我们进行的思维
【摘要】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学生在进入初中学习时期,教师要重点关注英语词汇教学。可是,目前还有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对新单词进行领读之后让学生进行朗读背诵,还有的教师甚至让学生在课间自行学习新词汇,这无疑是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让学生在巨大压力下进行学习,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状态。有的学生在长时间面对众多单词词汇后由于压力开始慢慢的排斥学习英语,最后导致学生的英语成
【摘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很多英语教师都习惯将英语作为知识和技能进行传授,将语言片面地分割成孤立的语言点。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地听,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限制,也就很难对英语形成积极的情感,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失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与信心。针对这一窘境,本文笔者结合情境教学,从以下几点展开对情境教学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 情境教学 策略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既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根据《中医心病诊断与疗效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将2002年9月~2004年1月我院心血管专家门诊接诊的高血压
目的:柔肝消癥颗粒(由生黄芪、炒白术、郁金、香附、青皮、白芍、三棱、莪术、丹参、地鳖虫等药物组成),具有化瘀消癥、疏肝理气、益气健脾的功效,为导师杨牧祥教授多年临床观察筛选的效方,对肝硬化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为探讨其作用机制,本实验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复制肝硬化大鼠模型,然后给予药物治疗,通过观察其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