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演变,摄影进入后现代阶段。后现代摄影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实际上,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其实我们可以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可寻找到它的先兆。 从语义角度上来分析,“观念摄影”可以涵括以往通俗说法的“艺术摄影”,以及较为正规说法的“表现主义摄影”、“抽象主义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等。在语义层面上,它与写实、纪实、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摄影等语汇相对应而存在。在这里,“观念”的意思是思想和意识,即思想意识的特定表现。但“观念摄影”作为艺术学的特定词语,是有其时代内涵的。它并不是简单的对旧有的相似称谓和带有时尚转换性质的时间性替换,而是后现代社会中复杂的文化欲求在摄影和艺术行为上的重新定义。 通过早期观念艺术家们的不懈努力,以观念作为艺术核心的潮流最终得以确立。艺术家们不再把自己的创作目标定位在塑造可视化的物质形态上,而开始越来越强调艺术在表达艺术家思想时所发挥的“视觉寓言”功能。同时,他们也不仅仅在反叛传统的艺术概念以及突破传统的艺术体制上下功夫,而更多考虑的是作品所具有的社会学或者人类学意义。这使得“观念艺术”的意义不断拓宽,它在很多场合代表的是一种艺术的取向,而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艺术流派的名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观念艺术可以与后现代艺术直接画上等号,因为它是后现代艺术的最显著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