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运动训练中,出现疲劳是正常的现象,训练也必须达到一定的疲劳程度,才能引起机体的剧烈变化而产生适应,从而提高身体的各个方面的机能,取得训练效果。运动性疲劳是制约运动成绩提高的瓶颈问题,而对于运动性疲劳的治疗,现代医学的办法不多,以补充营养物质为主。许多西药虽能提高成绩,消除疲劳,但对运动员身体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祖国医学在运动性疲劳方面的治疗效果日益得到广泛的关注。针灸作为中医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优势,因其可激发人体自身机能,具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其防治运动性疲劳的独特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并引起运动医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研究目的目前,国内采用针灸疗法,取得丰硕成果,然而大量的研究均在健脾益气、补肾助阳治法基础上,采用针刺、艾灸或针灸并用进行治疗,较少关注到调神对运动员运动疲劳恢复的重要性。本研究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结合运动性疲劳临床表现和现代研究成果,以调神益气,补肾助阳为治法,将“靳三针”穴组及思想运用治疗运动性疲劳,对运动性疲劳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为运动性疲劳的防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方法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纳入合格受试者100例,年龄在18-22岁,身体健康,运动能力相近,每日规定的运动量基本相同。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靳三针组和常规针灸组,其中空白对照组30例、靳三针组35例、常规针灸组35例。靳三针组及常规针灸组运动员从第一天训练结束后开始接受治疗,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休息半小时。靳三针组取四神针(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定神针(印堂、阳白各上0.5寸)、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足智三针(涌泉、泉中(足趾关节与足跟连线中点)、泉中内(泉中旁开0.8寸-1寸左右))。常规针灸组选取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一个训练周期(两周),分别对各组的第一天训练结束后及一个训练周期结束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后即刻对疲劳主观感觉评分(RPE)、症状评分、反应时、血清肌酸激酶(CK)及血尿素氮(BUN)进行测定。研究结果1.靳三针组及常规针灸组均能有效的降低RPE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靳三针组明显优于常规针灸组。2.靳三针组及常规针灸组均能有效的降低血BUN,靳三针组优于常规针灸组(P<0.05)。3.靳三针组及常规针灸组均能有效的降低血清C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靳三针组及常规针灸组均能缩短反应时,靳三针组优于常规针灸组(P<0.05)。5.靳三针组及常规针灸组的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6.靳三针组总有效率为90.91%,常规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4.38%,靳三针组总体疗效优于常规针灸组(P<0.01)。研究结论针灸调神法具有较好的改善运动性疲劳相关症状,减轻运动时肌肉损伤,减少代谢产物,同时能提高大脑灵活性,调节运动中枢紊乱,有效的缓解运动性疲劳。说明“调神”在消除运动性疲劳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