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新型共价抑制剂的发现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jiu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人体细胞普遍存在的多胺合成通路的关键酶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为研究对象,并以本课题组已建立的AdoMetDC-PEPC-MDH法为基础,初步筛选出对人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有抑制力的小分子化合物,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初筛有效果的小分子药物进行二轮筛选,同时验证小分子药物与人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是否通过发生共价结合反应而抑制其活性,以期验证本课题组以AdoMetDC为靶标的抗肿瘤药物高通量筛选方法,并且得到对人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有较好抑制效果的共价结合的小分子抑制剂。  方法:(1)在人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蛋白洗脱蛋白中添加腐胺(2)利用体外酶促反应,运用AdoMetDC-PEPC-MDH法,以AdoMetDC抑制剂MGBG为阳性药,在340nm波长下检测吸光值,初步筛选出对AdoMetDC有抑制活性的小分子药物。(3)将初步筛选得来的小分子药物以及阳性对照药MGBG通过HPLC方法进行二轮筛选,检测底物S-腺苷甲硫氨酸的剩余量来确定各小分子药物对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蛋白是否有抑制能力,并比较出各小分子药物的抑制力强弱。(4)运用质谱法、不同时间孵育法和稀释法对AdoMetDC及小分子抑制剂的结合方式进行验证。  结果:(1)优化条件得到了高活性的人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蛋白。(2)人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与PEPC-MDH法相耦联的酶促反应实验初步筛选出了27,28,2930,36,37,47,52,53号可能有抑制效果的小分子。(3)利用HPLC法筛选,得到47,52,53号药物对人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蛋白活性具有抑制效果,且47号药物的抑制效果较显著。(4)对47,52,53号小分子药物与人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蛋白的结合方式进行探究,47,52,53号药物表现出了很好的共价抑制趋势。  结论:本研究利用本课题组建立的一种非放射性的人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活性检测方法,以及后续的HPLC及质谱法检测方法成功筛选出了有一定抑制作用且与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蛋白共价结合的小分子抑制剂。为人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抑制药物的高通量筛选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为以多胺代谢通路为靶标设计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参考。
其他文献
1993年苏丹大饥荒时,一只兀鹰紧盯着一个赤身裸体的小女该。就是这张照片, 它以最显著的方式表明了人性的倾覆。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仅用一张照片就向我们展示了整个非洲大
期刊
期刊
期刊
聚乳酸(PLA)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生物可吸收性,因此聚乳酸材料已广泛用于药物载体、组织工程支架等方面,是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本课题以D,L-丙交酯为原料,辛酸亚锡为催化剂,1,4-丁二醇、赖氨酸、胶原酶敏感性多肽为引发剂,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扩链剂,制备出一种亲水性较强的聚乳酸嵌段聚酯。采用氢核磁共振(~1H-NMR)、接触角、傅里叶红外光谱(FTI
期刊
期刊
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M受体)亚型M1受体(M1 receptor,M1R)在脑内的分布量最大,并且在大脑皮层和海马中大量表达,发挥着重要的促进学习和记忆的功能,激活M1R可增强长时程增强(long-time potentiation,LTP),而且激活海马 M1R 可诱导神经元树突棘头部丝状伪足的形成从而改善神经突触可塑性。a-
期刊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体衰老、癌症等多种疾病的起因与氧自由基有关。由于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人们把目光转向来自于植物的天然的、安全的抗氧化剂。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