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力资本是推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对于西藏地区更是如此。西藏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农牧民生计问题日益突出,面临从传统单一农牧业生产向生计多样性转变的挑战。而实现西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农牧民生计策略优化,必然要求更高的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 近些年,随着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科教兴藏和人才强区战略的实施,全区人力资本总量和综合素质稳步提高,使得西藏地区的人力资本状况有所改善。但从调查分析来看,农牧民受教育程度还普遍较低,且缺乏维持生计活动的劳动技能,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和西藏特色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对生计策略的选择较为被动,更难实现生计策略的多样化。解决这一问题仅靠农牧民自身的努力是难以改善的,一定要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转变农牧民传统观念,通过教育、培训、医疗服务等途径提高农牧民人力资本质量,增强农牧民实现生计策略优化的能力,为实现农牧民增收和可持续生计创造条件。 本研究以林芝市工布江达县为例,通过对该地区农牧民人力资本状况与生计策略选择的调查分析,探讨农牧民在生计策略优化中存在的人力资本方面的制约因素,然后结合西藏自治区的特殊区情,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个人层面:提高农牧民卫生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转变农牧民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投资;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利用政府惠农政策,积极寻求生计策略优化途径。政府层面:完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均衡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构建新型职业农牧民技能培训体系,提升农牧民生计技能;引导西藏本土特色产业健康发展;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助推农牧民实现生计策略多样化。希望这些建议能有助于推动实现西藏农牧民的可持续生计目标,促进西藏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