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基因CsSAMT1调控柑橘黄龙病抗性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是世界柑橘产业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目前已经对50多个国家和地区柑橘产业造成了严重危害。其主要致病菌为韧皮部杆菌属难培养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目前,柑橘产业上尚未发现抗病种质资源,寄主响应黄龙病菌危害的机制依然不清楚,致使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和抗病育种研究进展十分缓慢。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 acquired resistance,SAR)具有广谱性和持久性,是一种主动的增强型防御反应,已广泛应用于作物抗病育种。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MeSA)是SAR信号长距离运输的关键信号分子,在调控SAR介导的抗性中起关键作用。实验室前期研究暗示,MeSA正向调控柑橘黄龙病耐性;进一步分析发现,负责将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转换为MeSA的水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Salicylic acid carboxyl methyltransferase,SAMT)基因CsSAMT1与柑橘黄龙病耐性紧密相关,但其功能和调控机制有待解析。为了深入了解CsSAMT1调控柑橘黄龙病抗性的功能和机制,本研究通过体外酶活性分析CsSAMT1生化特征,并以前期获得的超量表达CsSAMT1转基因锦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为试材,从SA、MeSA和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激素含量变化、病原菌增殖、寄主细胞解剖结构变化、淀粉粒和胼胝质沉积、转录组水平等方面入手,研究了CsSAMT1调控柑橘黄龙病抗性的功能和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CsSAMT1蛋白酶活性分析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GFP-CsSAMT1融合蛋白主要富集在烟草细胞膜上。利用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CsSAMT1蛋白,分别以SA、JA、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为底物,S-腺苷甲硫氨酸为酰基供体,体外酶促反应分析CsSAMT1酶活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CsSAMT1具有特异性酰基化SA为MeSA的活性。2、超量表达CsSAMT1转基因植株的筛选对前期获得的转基因锦橙植株CsSAMT1表达水平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中CsSAMT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野生型对照,共获得6株相对表达量10倍以上转基因植株。3、超量表达CsSAMT1转基因植株的激素含量测定激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超量表达CsSAMT1转基因植株中MeSA、SA的含量均显著上升,分别是野生型对照的1.35-1.95倍、1.28-2.21倍;JA含量下降,与野生型对照相比,下降了1.62-2.52倍。结果表明,超量表达CsSAMT1能同时提高柑橘MeSA和SA含量,但抑制JA的积累。4、超量表达CsSAMT1转基因植株显著增强柑橘对黄龙病的抗性24个月的抗病评价表明,转基因植株发病时间长于野生型对照,且症状明显减轻。病原菌含量分析表明,感染CLas后第12、18、24个月,转基因植株病原菌含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转基因植株中病原菌感染引起的韧皮部细胞增生、淀粉粒和胼胝质沉积均显著减轻。5、超量表达CsSAMT1转基因植株的转录组测序分析为了解析超量表达CsSAMT1影响的途径,本研究进一步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超量表达CsSAMT1显著影响植物逆境胁迫与信号转导的生物过程,其中大量编码NBS-LRR型抗病蛋白的基因上调表达;糖/脂基化SA的基因下调表达、所有注释的与JA合成降解和信号转导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均上调表达。综上,本研究结果暗示,超量表达CsSAMT1通过增强SA与MeSA信号交流促进SA和MeSA积累、抑制JA积累、激活植物防御反应和信号转导途径的转录活性,这些变化有利于增强柑橘黄龙病的抗性。
其他文献
我国农业植保机械化起步较晚,大部分农田和果园依然使用以人力施药为主的粗放式植保机械,施药效果较差,作业效率低下,农药雾滴飘移严重,造成大量的农药浪费,污染土壤和水体。随着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精准施药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已成为农业植保的迫切需求。研究使用二维激光传感器实时采集并处理果树冠层信息,研发了果园风送式对靶喷雾机,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主要研究内容与
微孢子虫是一类专性胞内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其宿主包括了几乎所有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是一种主要感染对虾肝胰腺的微孢子虫,能导致对虾生长缓滞,近十年里给世界对虾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极管(Polar tube,PT),作为微孢子虫特有的侵染结构,也是微孢子虫分类的一项重要指标。极管由极管蛋白(Polar tube p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发展,立足于乡村教师教育情怀培育,国家提出打造一批能扎根、有情怀、高素质的优秀乡村教师队伍的战略任务,这是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新时代的培育目标转向。教育情怀是教师在自身成长历程与教育教学生活实践中互动产生的一种积极性的综合情感。作为重要的情感动力机制,教育情怀有维系乡村教师教育力的关键作用,也是支撑乡村教师坚守的重要精神力量。在当下持续支持乡村教师物质
《刑法修正案(十一)》将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年满十二周岁,以此回应社会上对下调刑事责任年龄的呼声,试图据此更加有效地应对青少年暴力犯罪剧增、低龄化趋势明显、犯罪后果严重的局势。但是,《刑法修正案(十一)》下调刑事责任年龄采取特殊规定方式,并没有简单、明确、整体、统一地把年满十二周岁的人都无差别地规定(推定)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要求并可追究刑事责任,而是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钾作为植物必须的大量营养元素,在柑橘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形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钾盐资源较为匮乏,主要依靠进口钾肥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钾肥主要分为含氯钾肥和无氯钾肥两大类,柑橘通常被认为是“忌氯作物”,生产上主要施用硫酸钾。此外,柑橘主产区酸性土全钾和速效钾含量较低,碱性土存在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缺点,加之施肥不合理,导致钾元素营养失衡的现象普遍存在。本研究主要在酸、碱性土的脐橙园中连续
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是目前世界柑橘产业上危害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该病由严格寄生于植物韧皮部的革兰氏阴性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pp引起,其主要致病种为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Las)。黄龙病菌至今无法人工分离培养,导致相关研究进展十分缓慢,其致病机制不甚清楚。病原菌分泌至宿主细胞中的效应子(
类柠檬苦素化合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芸香科(Rutaceae)和楝科(Meliaceae)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杀虫、抗氧化、抗炎症、抗细菌、抗病毒、抗癌等生物学活性和药理学活性。目前对类柠檬苦素化合物生物合成的遗传调控仍缺乏了解,挖掘柑橘类柠檬苦素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类柠檬苦素化合物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同时为次生代谢产物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两个类柠檬
性别是自然界有性生殖生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雌雄个体在生理、形态及行为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家蚕是鳞翅目昆虫,因其可以分泌蚕丝而成为重要的经济昆虫。家蚕雌雄个体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因雌性个体需要使用大量能量来产生后代而导致雄性个体产丝效率更高,经济效益也更高。另一方面,家蚕作为鳞翅目模式昆虫,对它的性别决定研究也能给我们防治鳞翅目害虫提供新思路。BmSxl是果蝇Sxl的同源基因,在家蚕中已报道的有两种选择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在考试命题中,也要注重情境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以及情感的发展,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强调了教学情境的重要性,要求在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时,
杆状病毒是一类具囊膜包裹的双链环状DNA病毒,专一性感染节肢动物,其目前已详细记录的宿主主要包括双翅目、膜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目前,对杆状病毒基因组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研究,其中,IE1作为杆状病毒早期基因的一个主要转录活化子,在病毒感染早期的基因表达及病毒DNA复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对病毒一些晚期基因的表达也具有转录调控作用。然而,IE1在病毒增殖复制中的具体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