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届全运会中田径比赛中各省及各代表队金牌榜的分布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对我国田径运动各项目的地区分布的发展程度及运动项目转移方向进行了统计与梳理,客观的总结了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分布特征。从全运会田径项目整体水平和各代表队不同阶段优势项目的转移以及按项群分类对各地区优势项目整体水平和阶段水平优势转移进行比较,分析各地区区域发展特征,从宏观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待我国各区域之间田径运动水平快速提升与合理配置,早日形成各区域之间站在同一高度共同竞争局面的实现,以推进体育强国宏伟目标的实现。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田径竞技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和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其总体趋势呈现出分布不均衡、发展差异大的特点。这种地域性的分布差异体现在田径运动在我国的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表现出不均衡,从整体分布来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田径发展水平较高,而中部地区的田径发展水平次之,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其田径发展水平最差。数据统计表明:各省市田径运动的竞技综合实力、奥林匹克的贡献率、全国运动会的比赛名次等指标上,在我国田径运动竞技水平日益提高和发展的状况下,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竞技运动水平差距越来越大,与经济发展状况体现出极高的相关性。从我国经济区域发展看,无论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南方区域还是北方区域,都有明显的差异性,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辽宁省作为一个特殊的省份,其田径成绩相对突出。从另一个方面表明,经济发达程度和体育经费投入是促进地区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的动力来源。(2)以总体的截集结果为依据,并运用Q型聚类的分层聚类法,在量化的基础上,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最后按百分位数法来精确的确定各省市所处的层次,研究根据所得分值,得出以下结果:(1)总体田径竞技水平分布状况为:第一层次为广东省、山东省和辽宁省;第二层次为北京市、河北省、上海市和江苏省;第三层次为四川省、广西省、浙江省;第四层次为云南省、福建省等22个地区;(2)男子分布:第一层次为山东省、辽宁省、北京市、广东省;第二层次为上海市、河北省;第三层次为云南省、江苏省、福建省、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层次为四川省、广西省等22个地区;(3)女子分部:第一层次为辽宁省;第二层次为山东省、广东省、江苏省、四川省;第三层次为河北省、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第四层次为广西省、湖南省等23个地区。(3)各地区之间不同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使各地区之间的田径运动项目存在差异。各地区之间政策、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不相同导致其田径运动的竞技事业的发展也有所差异。各省市和地区的田径运动竞技管理人员应着力加大改革力度、解放思想、着眼未来,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很好的发展田径运动项目。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性特征、区域训练体制的差异性特征、各地区人力资源差异性的特征都是影响我国田径运动发展不均衡化的区域差异性特征的原因。(4)发挥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各区域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建设;加强田径竞赛体制建设,发挥各地区田径竞赛的优势;从各地区实际发展需要出发,全面发展田径运动;完善各地区训练管理体制,加强科学选材和训练力度;完善各地田径协会组织,提各地区田径运动竞技实力,是逐步解决当前我国田径竞技运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