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乡村社区经济合作经济转型发展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anche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乡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乡村社区经济合作组织转型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逐渐缩小城乡差距,成为了科学发展观中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当前,我国大多数原有乡村社区经济合作组织在产权制度、治理结构、运行机制、服务功能等方面与乡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已越来越不适应,有的已严重制约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统筹城乡发展的障碍不断增加。因此,积极推动乡村社区经济合作组织转型发展,对深入推进乡村改革发展、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SWOT分析法以及案例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首先对统筹城乡与乡村社区经济合作组织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分析了乡村社区经济合作组织转型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乡村社区经济合作组织历史演变的审视,运用SWOT分析法,对福建省乡村社区经济合作组织转型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着重深入探讨了福建省乡村社区经济合作组织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并基于不同类型乡村进行分类型案例实证研究:最后,围绕推进福建乡村社区经济合作组织的转型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研究认为:   (1)乡村社区经济合作组织转型发展,不仅是新形势下关于乡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积极探索,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着眼点,更是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它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生产力差距,有利于实现城乡微观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一体化,有利于完善乡村社区服务功能与乡村公共品供给。   (2)就福建而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福建省乡村社区经济合作组织的转型发展日益迫切。不同乡村,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公司制这三种现阶段可供选择的组织转型路径之间寻找适合的转型路径和发展的平衡点,探索出乡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的有效实现途径。   (3)推进福建省乡村社区经济合作组织转型发展,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优化外部政策环境;推动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配套监管措施:健全组织运行机制,加强社区资产管理;突出经济发展功能,增强社会服务功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培育新型社区意识。  
其他文献
养老问题是关乎家庭与社会和谐的大事。在法治语境下,厘清养老责任,构建新型养老模式,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议题。文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当前我国养老问题的现状,并通过对目
学位
速写对于画家是一门必修课,本文就速写与摄影,以及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意义和美学精华方面进行探讨,以引起速写训练的重视。 Sketching is a compulsory course
习近平同志指出:“参与社会实践有助于引导青年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才能够‘增益其所不能’,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
革命思想是马克思思想理论的核心范畴。本文以马克思文本为基础,通过阿伦特对马克思革命观批判的视野对马克思革命观的当代性进行重新解读。文章指出,马克思革命观是以唯物史观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提出了要求。而研发高地本质上是一种研发平台,通过理顺创新过程中的各种管理体制,促进优质创新要素的聚集,为自主创新创造各种条件,实现科技创新资源有效流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从而达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福建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