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油二酯(diacylglycerol,简写DAG)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结构脂,并作为多种来源食用油脂的天然微量组分,在食品、医药、化工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研究以棕榈油为原料,通过分子蒸馏技术分离甘油二酯,探讨了影响实验室分子蒸馏的各种因素,在实验室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中试试验,并研究了影响中试试验的各种因素,最后测定甘油二酯产品的各项指标,并初步探究甘油二酯产品的氧化稳定性。通过对实验室分子蒸馏工艺的因素研究,确定了分离甘二酯合适的工艺条件为:压力0.1Pa,刮膜转速285 r/min,进料流量0.4 L/h,蒸馏温度220℃,产品中甘油二酯的含量可以达到85.97%,其中1,3-DAG与1,2-DAG的比例为2.78:1。而通过对影响中试工艺的因素研究,确定了分离甘油二酯合适的工艺条件为:0.01 Pa,蒸馏温度220℃,刮膜转速200 r/min,进料量10 L/h,轻相产品中甘油二酯的含量达到93.39%,其中1,3-DAG与1,2-DAG的比例为2.49:1。在这两个实验中,影响最大的因素都是温度,其次是进料流速。经检测,产品达到了甘油二酯油脂的标准。与棕榈油相比,甘油二酯产品中的脂肪酸组成基本没有变化,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下降,稳定性提高。对甘油二酯产品的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甘油二酯产品的酸价为6.0 mgKOH/g,过氧化值为2.5 mmol/kg,皂化值为183.5 mg KOH/g,碘值为44.7 g I2/100g,产品的皂化值和碘值相对于棕榈油有所降低,与产品中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提高有关。甘油二酯产品澄清透明,并且无味、口感好,符合国家标准;通过GC检测甘油二酯产品中的反式脂肪酸,甘油二酯产品中既含有反式油酸也含有反式亚油酸,相对于反式亚油酸,DAG产品中反式油酸的含量更高一些,并且反式油酸和反式亚油酸的含量分别高达2.45%和0.58%。所有甘油二酯产品的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均小于4%,达到了国家要求;棕榈油中的菜油甾醇、豆甾醇以及β-谷甾醇的含量分别为6.01、6.81、22.75 mg/100g,甘油二酯产品的菜油甾醇、豆甾醇以及β-谷甾醇的含量分别为351.47、273.64、1027.42 mg/100g。在这三种甾醇中,β-谷甾醇的含量最高,而总的甾醇含量高达1652.53 mg/100g。而重相产品中的甾醇含量很少,说明原料中的三种甾醇通过分子蒸馏过程很大部分都被分离浓缩到甘油二酯产品,增加了甘油二酯产品的生理功能性;通过测定棕榈油、轻相产品以及重相产品的诱导时间,可以看出轻相产品(甘油二酯)的诱导时间较短,小于棕榈油及重相产品的诱导时间,说明甘油二酯产品相对于棕榈油以及重相产品,氧化稳定性比较差,货架期比较短,需要添加抗氧化剂来增强其抗氧化能力。通过对分子蒸馏中试工艺中物料、热量计算以及工艺设计,间接的对产品成本以及技术经济进行估算分析,以选择合适的处理量,提供甘二酯分子蒸馏工艺的科学理论基础,为现在的油脂加工行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