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阳平和上声范畴化知觉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dog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调一直是汉语习得中的难点。近几十年来,关于外国人学习汉语声调的问题,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调查研究,但对于声调学习困难的原因,不同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有些研究提出学习者声调学习受母语背景影响,有些研究则认为汉语中的阳平和上声容易混淆,从而增加了二语者的习得难度。但目前鲜少有研究对比不同母语背景二语学习者阳平和上声的范畴感知过程。本文通过考察加纳和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阳平和上声的范畴感知过程,来探究不同的母语背景对阳平和上声的范畴化感知的影响。其中,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的母语为亚洲非声调语言(哈萨克语),加纳留学生母语为非洲声调语言(特威语)。本研究使用语音合成的方法,改变汉语自然音节dǎ的起点音高,拐点位置和终点音高,再合成两个不同类型的声调连续统。在实验一中,声调连续统的起点音高从5st上升10st,拐点位置从50ms移动到350ms。在实验二中,声调连续统的终点音高从10st上升到16st,拐点位置从50ms移动到350ms。20名母语者,15名加纳留学生以及19名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都参加并完成了上述两个声调连续统的感知实验和识别实验。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下三个问题:1)在感知汉语阳平和上声时,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加纳留学生以及汉语母语者是否呈现出范畴化的感知模式?2)三组被试在感知汉语阳平和上声时存在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3)三组被试在感知汉语阳平和上声时最关键的声学线索是什么?三组有何异同?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在大多数情况下,母语者对阳平和上声的感知呈现出范畴化的感知模式。对于加纳留学生来说,当起点音高从5st上升到6st(实验一)时或当终点音高从14st上升到16st(实验二)时,加纳留学生对阳平和上声的感知呈现出准范畴化的感知模式。当起点音高从7st上升到8st(实验一)时,当终点音高从14st上升到15st(实验二)时,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对阳平和上声的感知呈现一定的范畴化模式。2)当感知汉语阳平和上声时,三组被试的范畴化程度有显著的差别。母语者的范畴化程度要显著大于二语学习者。主要体现在:母语者的辨认曲线的斜率要大于二语学习者,辨认曲线的范畴宽度要窄于二语者。虽然两组学习者的范畴化程度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加纳留学生的辨认曲线的斜率要大于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加纳留学生的辨认曲线的辨认曲线的范畴宽度要窄于哈萨克斯坦留学生。3)三组被试在感知汉语阳平和上声时对声学线索的使用有所不同。在两个实验中,三组被试都将拐点位置当作最重要的声学线索来感知阳平和上声。在实验二中,有部分母语者将终点音高作为补偿性线索来辨别阳平和上声。有极少数加纳留学生会使用起点音高(实验一)和终点音高(实验二)作为补偿性线索来感知阳平和上声。有超过一半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会使用起点音高(实验一)和终点音高(实验二)作为补偿性线索。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母语背景对两组二语学习者的阳平和上声的感知有一定的影响。尽管二语学习者的范畴化程度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加纳留学生在感知汉语阳平和上声时相较于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仍呈现出更多的范畴化特点,同时两组被试在感知过程中会使用不同的声学线索。本研究结果对汉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不同母语背景的二语学习者而言,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今后应该对不同语言背景二语学习者的声调习得进行更多的研究,以全面地了解汉语声调的习得过程。
其他文献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为实现数字化校园,增加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加强管理可靠性,通过依托银行信息网络系统的支持。以智能射频卡为契机,来加快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步伐。方便全院师
无线传感网络是一种分布式自组织网络,通过传感节点的相互协作不仅能完成对指定目标的感知与测量,还能实现传感数据的无线传输。但是,无线传感网络中存在部署后再利用困难、
可充镁电池由于其高的理论体积容量(3832 mAh cm-3)以及不产生枝晶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而且地壳中的镁金属含量丰富。然而,镁电池的发展面临两大挑战:一,缺乏宽窗口,具有非亲
20世纪50年代新兴和平学诞生以来,“积极和平”、“宽恕”、“和解”、“结构暴力”、“文化暴力”等概念的提出为人类社会的和平之路带来了新的方法和途径,也为当代和平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作为推动青少年认知历史、尊重历史和以史为鉴的重要学科,中学历史教学活动毋庸置疑是培养学生和平意识、和平观念的重要方式之一,历史课堂也必将成为和平教育开展的主要场所。基于此背景,本文将在和平学视角下,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涉
本翻译实践报告原文选自《我所知道的真相:生活的希望》。作者是美国作家安妮·拉莫特,被誉为“人民的作家”。笔者发现安妮·拉莫特的作品中仅有一部被译为中文,因此决定翻译此文本。根据纽马克的文本类型学,笔者判定源语文本既是表达型文本,又是呼唤型文本。在此基础上,笔者以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为指导进行翻译。本研究旨在通过翻译节选文本,将作家安妮·拉莫特的优秀作品引介给中国读者,为困境中的人带来一些慰藉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地下管线泄漏信号的探测越来越重要,使得对信号源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由于混沌信号容易产生,控制起来相对简单,并且混沌信号的抗干扰性强,不易被截获,因
目的研究高糖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氧化应激过程,并探讨β-酪啡肽-7(β-CM-7)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首先应用MTT实验测定不同浓度的
随着世界民航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噪声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噪声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发动机风扇是当代民航客机的重要噪声源之一,因此人们对发动机风扇噪声进
商用二维Ga N基薄膜LED外延结构的高位错密度、效率骤降、量子限制斯塔克效应、绿隙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在大功率、高亮度及长寿命全彩LED中的应用,因而开展新型GaN微/纳阵列
本文以聚丙烯腈(PAN)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化学镀银和水热反应制备了一种具有光催化性能的聚丙烯腈/银/氧化锌(PAN/Ag/ZnO)微孔膜,系统地研究了 PAN/Ag/ZnO微孔膜在可见光光照条件下对罗丹明B(RhB)溶液的光催化性能。通过使用不同的分析及测试手段,对不同形貌纳米ZnO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探索了不同形貌ZnO对微孔膜光催化效果的影响。此外还制备了未化学镀银的样品,并从形貌和光催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