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期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格构式风电塔架具有钢材用量少、耐低周疲劳性能好、抗震性能优越、便于运输安装等优点,较之传统的锥台型风电塔筒,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均比较高,但其节点受力却十分复杂。本文参考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某1.5MW锥台型风电塔筒的受力特征,依相关规范要求,利用SAP2000软件初步设计了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四肢柱风电塔架,从中选取在受力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节点进行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文中以塔柱钢管径厚比、节点板厚度、加劲板尺寸等为几何参数设计了6个钢管混凝土双角钢拼接节点模型,并保持拉压腹杆受力上的比例关系对它们进行静力试验,以探究该节点形式的受力性能、破坏机理以及内力分布变化规律,最终得到了试件腹杆的轴力-变形曲线、不同荷载下塔柱在节点板长度范围内的等效应力分布曲线及塔柱截面环向应力分布曲线;在试验的基础上,又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一步探讨了部分几何参数对节点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①核心混凝土应力虽然较小,却是影响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关键因素,塔柱内灌浆有效改变了节点的失效模式;②塔柱在节点区域的应力水平随径厚比的增大而增大,但径厚比的变化并未对节点的破坏模式产生明显影响;通过对塔柱径厚比的参数分析发现,当27.38时,节点极限承载力的下降速度随的增大而增大,节点的主要破坏模式为节点板极值点失稳破坏,由于节点板厚度相对较大,其极限承载力仍然较高;当27.38后,节点极限承载力下降速度变缓,节点板发生分支点失稳破坏,可充分利用节点材料;③节点极限承载力随板厚与主管壁厚的比值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没有出现下降段;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节点的极限承载力的增长速度随之明显下降,根据模拟结果,建议在满足节点受力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薄的节点板,值不宜超过2.5;④加劲板的存在可有效避免节点板发生过早的平面外失稳,直接影响节点的破坏模式,同时将塔柱在节点板端部处的应力扩散到更广的范围上去,使塔柱在节点区的应力分布更趋均匀。通过对加劲板参数分析可知,由于核心混凝土的支撑作用,加劲板对极限承载力的贡献有限。本文通过试验和有限元参数分析,初步研究了钢管混凝土拼接节点的受力性能,并为节点设计与加工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