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辉煌期与鼎盛期,其诗歌题材和文学意象丰富多样,而其游仙诗题材亦大放光彩。唐人游仙诗在前代的基础上,又独具自己的时代特色及风格特点。在略述唐人游仙诗的研究价值与选题意义的基础上,本文先对游仙诗的渊源、发展与演变脉络稍作梳理,对唐以前的游仙诗作了简单归纳。在明晰其变化轨迹及规律的同时,重点探讨了唐人游仙诗产生、发展和繁荣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地理基础、发展的动力及文学意象的异域色彩与浪漫情调。其次,文人审美趣味的变化,诗歌自身发展的因素都为游仙诗的繁荣开拓了新的视野,增加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法。而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则增加了诗人的描写领域。其中道教的神话传说、神仙典故、神仙谱系等游仙母题给诗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它的羡仙学仙、企慕长生的追求,它的美好和平、幸福宁静仙境的幻想,不断被唐人演绎与创新,成为游仙诗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唐人游仙诗内容中描写纯列仙之趣的作品变少,坎壈咏怀与积极用世者篇幅大增。它所表现的唐人对天帝权威的崇拜,对其爱惜人才、公正无私做法的赞赏,对他的人性化的肯定,对其昏庸无道、好坏不分的不良习性的质问与批判都显示了了唐人天帝观念的进步。而唐人游仙诗借梦中游仙所表现出的立足于现实的理想追求,自叙身世遭际而抒发愤慨心声的吐露,对人间帝王及世俗社会无知求仙迷信之风和所谓终南捷径的揭露与批判,对民生问题的关心,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积极性。再者,它对女性的欣赏羡慕,对纯真爱情的赞美,对女冠仙姝的同情亦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唐人游仙诗对大自然及祖国山河的赞美,对美丽仙境、超凡脱俗仙人的憧憬,对厚生厌死的向往也体现了唐人的宇宙意识、审美追求与不懈努力。它鲜明的时空意识,深沉的忧患意识,浓重的和谐意识等都代表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意蕴与生生不息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