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杂合”一词起源于生物学,表示由于两方或多方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新的一方。在中国,韩子满首次明确地将杂合的概念引入翻译研究,其存在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也由中外学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合”一词起源于生物学,表示由于两方或多方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新的一方。在中国,韩子满首次明确地将杂合的概念引入翻译研究,其存在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也由中外学者从归化异化、后殖民主义和多元系统论等方面得到了广泛探讨与肯定。然而,杂合造成的消极影响未能引起学术界的足够关注。不适当的杂合译本会产生译语语法错误,造成意义表达艰涩,给译语读者带来不少困惑。本文选取美国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两个汉译文本,展开文化和语言层面上的个案研究。在认同译本杂合的基础上,以原文为参照进行两个不同译本的对比研究,分析了不同翻译策略对译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对译语产生的影响,力求找出更适合此类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为文学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两个译本在语言和文化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杂合。在语言层面上,二者在句式上都存在鲜明的原语句式结构,但在概念上施咸荣译本保留了更多音译名词,孙仲旭译本则倾向于概念的意译。在文化层面上,施译本较之孙译本更倾向于文化词语的直译,孙译本倾向于短语的归化释义。从译本的杂合语对目的语的优化意义上讲,施译本给汉语带来了更多新成分,有助于丰富汉语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从消极意义上看,两个译本都存在不适当的杂合且比例相当,表现在字字对译,介词误用以及主动语态被动语态使用不当。由两个译本的对比结果发现,杂合的存在同思维方式和异质性概念息息相关,因此译者应正视杂合的存在,以翻译的功能目的和读者为导向,调整杂合语在译文中的比例,尽量减少其消极影响。
其他文献
<正> 感染往往是CAPD患者反复发生腹膜炎和最终拨管的常见原因,从而使患者存在着对透析的不顺从性。因此为了提高腹膜透析(腹透)的疗效,帮助患者正确实施居家腹膜透析,我院从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词汇量是外语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因而如何减少词汇磨蚀受到许多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学者的关注,他们从心理学、病理学、语
目的探讨有效的腹膜透析培训模式,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方法 2008年4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期间本科104例新增的腹膜透析患者参与本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
例1如图1,已知F1、F2分别是椭圆E:x^2/a^2+y^2/b^2=(a〉b〉0)的左、右焦点,P是椭圆E上的点,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腹膜透析患者操作培训中的作用。方法:在腹膜透析患者操作培训和再培训中运用PDCA循环,找出在患者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培训计划。以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
目的提高腹膜透析护理质量,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方法制定腹膜透析病人护理流程图并应用于实践。结果实行腹膜透析病人护理流程图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平均住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内不同类型的钙化,探讨其与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关系及微小钙化、粗大钙化、环状钙化等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3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术前超声及术后病理资料
<正>2012年1月到12月,我病区农村腹膜透析患者共发生腹膜炎16例。对每一例腹膜炎的发生经过进行详细了解,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显示:因操作不当而导致腹膜炎的占10例,因腹泻而
新闻是对就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是广大群众欲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根据不同的特征,新闻报道可以划分不同的类别,如硬新闻和软新闻。硬新闻是源于西方新闻学的一个名词,指题材较
人称代词系统中包括人称(如第一,二,三人称),数(如单数,复数),性(如阳性,阴性)和格(如主格,宾格)这些语义范畴上的区别。英语中第三人称代词有阳性和阴性之分,即HE/HIM/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