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建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的大鼠模型,研究天麻钩藤颗粒对模型大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甲基乙二醛(MG)和海马神经元的影响,以探究天麻钩藤颗粒防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认知功能改变的可能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选用32只8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8只;另外选用6只8周龄的SD作为空白组。对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进行造模,用单味附子汤(附子汤浓度为0.2 g/mL),大鼠灌胃剂量10 mL/Kg体重,灌胃4周;对照组和空白组大鼠灌服蒸馏水,也是4周。造模成功后,进入药物干预阶段:中药组大鼠改用天麻钩藤颗粒灌胃,连续灌服14d;西药组大鼠改用尼莫地平片灌胃,连续灌服14d;其余3组大鼠用蒸馏水灌胃,也是连续灌服14d。药物干预前后,对所有的大鼠进行尾动脉测血压和水迷宫实验。实验结束后腹腔麻醉大鼠,行腹主动脉取血,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BDNF和MG;取海马,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海马病理改变。研究结果(1)模型复制情况: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SHRs造模4周后,模型大鼠出现饮水量明显增加,易激惹程度增加,双眼结合膜颜色加深甚至充血等类似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的口渴、易怒、目赤等症状;而对照组的SHRs双眼灵活,饮水量正常,性情无明显改变。水迷宫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大鼠相比,进行造模的3组SHRs出现了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目标象限滞留时间缩短,平台通过次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药物干预前,与空白组SD大鼠比较,其余四组SHRs大鼠血压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好。药物干预后,西药组收缩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舒张压和中药组收缩压、舒张压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药物干预后的认知功能情况:天麻钩藤颗粒干预14天后,中药组大鼠的认知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与干预前及模型大鼠相比,逃避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滞留时间延长,平台通过次数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药组和西药组相比,认知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BDNF和MG:药物干预后,对照组中,中药组、西药组血清BDNF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空白组大鼠血压正常,其BDNF含量最高,具体为:空白组>中药组>西药组>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血清BDNF浓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药组和西药组组间BDNF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药物治疗后,空白组大鼠血清MG含量最低;对照组别中,血清MG含量具体为:中药组<模型组<西药组<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的血清MG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中药组和西药组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海马HE染色及尼氏染色:空白组、对照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完整,轮廓清晰可见,细胞排列整齐密集,核大而圆,核仁明显,细胞质丰富;模型组海马神经细胞明显缺失,排列紊乱,基质疏松,核仁不清。研究结论:1.用8周龄SHRs灌服单味附子汤4周的方法可以复制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模型,同时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此模型比较稳定。2.天麻钩藤颗粒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有一定的降压趋势,但是可能由于本实验干预时间较短或SHRs本身或者造模方法等原因,干预后的血压没有出现统计学意义。3.天麻钩藤颗粒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4.天麻钩藤颗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BDNF的含量,抑制MG的表达,从而保护海马神经元,改善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是天麻钩藤颗粒改善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5.与尼莫地平片相比,天麻钩藤颗粒在改善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方面具有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