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桥面板纵肋与顶板焊接细节疲劳劣化机理与性能强化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fl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与顶板焊接细节在轮载的循环反复作用下疲劳开裂问题突出,需要对疲劳开裂区域展开加固修复。准确评估加固后纵肋与顶板焊接细节的疲劳性能至关重要,然而以应力为指标或以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为指标的评价方法没有系统考虑焊接细节含有的多疲劳开裂模式。本文在初步研究各加固方案止裂性能的基础上,进行了纵肋与顶板焊接细节加固前的疲劳劣化特性研究以及加固后的性能强化研究,确定了加固后焊接细节的主导疲劳失效模式和剩余疲劳寿命,对各加固方法的强化性能进行了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立了以加固后纵肋与顶板焊接细节剩余疲劳寿命为判据的加固评估框架,该框架综合考虑了焊接细节已发生疲劳开裂的模式以及加固后可能发生疲劳开裂的典型模式。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和主S-N曲线方程推导了含裂纹焊接细节中未开裂模式疲劳累积损伤与裂纹几何形状的关系公式,给出了加固后纵肋与顶板焊接细节主导疲劳失效模式的确定方法以及剩余疲劳寿命的计算流程,为疲劳加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2)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纵肋与顶板焊接细节三类疲劳开裂模式的裂纹扩展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从初始裂纹扩展至临界裂纹尺寸,裂纹长细比随裂纹扩展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裂纹关注点的应力强度因子幅值随裂纹扩展深度的变化规律表明三类疲劳开裂模式下裂纹均为I型开裂主导的复合型裂纹;(3)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研究了各加固方法对纵肋与顶板焊接细节疲劳裂纹的止裂效果。针对扩展深度达板厚一半的焊根裂纹,引入内焊或UHPC铺装层均能取得理想的止裂效果;针对扩展深度达板厚一半的焊趾裂纹,采用装配式角钢、U型钢、工字钢加固止裂效果欠佳,引入UHPC铺装层止裂效果较好;针对焊根起裂沿焊喉方向扩展的贯穿裂纹,由于其特殊的受力模式,引入内焊、装配式加固、UHPC铺装层均难以取得理想的止裂效果。基于等效结构应力法计算了引入各加固方案后未开裂模式的应力响应,证明了各加固方案的引入可能改变原结构体系的力学行为特性,对未开裂模式产生不利影响;(4)围绕建立的加固评价体系,分别以焊根开裂模式和焊趾开裂模式下疲劳裂纹的处治为例计算了焊接细节加固前后典型开裂模式的疲劳累积损伤,计算了加固后的主导疲劳失效模式与剩余疲劳寿命,对各加固方案的加固强化效果进行了对比评价。
其他文献
川藏铁路是我国西部地区对外运输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至今为止人类工程建设史上最具难度的铁路工程。川藏铁路跨越区域广,穿越多条高烈度地震带,沿线存在多座近断层或跨断层的桥梁,地震活动对川藏铁路沿线桥梁及桥上行车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因此,针对川藏铁路进行地震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川藏铁路某座双层结合钢桁混合刚构桥,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精细化的列车-轨
建筑区域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灾害发生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为严重的区域。因此,在灾害发生之后,快速、准确地评估受灾区域建筑物的损毁情况对于灾区开展应急救援、决策指挥以及灾后重建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因具有大面积对地观测能力,获取地表信息速度快、周期短,目前已经成为灾害监测与评估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特别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能够为损毁建筑物解译提供更加精细的纹理和空间信息,并且获取日益
现如今,我国铁路发展突飞猛进,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铁路路网。相比于设计、施工,铁路的运营、维护成为现如今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在复杂环境和车辆荷载的长期作用下,产生了多种类型的病害。其中,路基沉降与偏移病害是目前常见的病害,影响线路的平顺性和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由于扣件调整能力有限,线路平顺性的保证需要依靠更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本文基于天窗时间短、维修任务重的实际情况,结合无砟轨道的特点和维修规则,开展
软弱土地基压缩性高,承载力与抗剪强度低,地震作用下易发生剪切破坏,不能直接用作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采用土工封装煤渣桩作为地基处理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地基承载力和抗震陷性能。受限于土工封装煤渣桩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缺少对此类复合地基沉降变形以及地震易损性研究,土工封装煤渣桩尚未在在地基处理中广泛应用。本研究响应“碳中和、碳达峰”的倡议,以煤渣作为土工封装散体桩骨料,完成煤渣岩性及重金属含量测定,验证其环
淡马锡2021财年报告反映其投资组合净值(3810亿新币)和1年期股东总回报率(24.53%)等主要效率指标再创历史新高。笔者认真分析了淡马锡2017~2021年投资和治理的重要特点,认为部分举措对我国国有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是国有企业在享有自主经营决策权的同时仍需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大局进行目标和方针设计;二是国有企业在投资中对于技术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技术公司可以提早投资阶段,同时注意持股
期刊
桃花沟位于四川省康定市孔玉乡,历史上曾频繁暴发泥石流,多次冲毁当地居民房屋和农田。最大一次规模泥石流暴发于2002年,随后除雨季有小规模山洪冲出外,一直未有较大规模泥石流发育。现场调查显示,该沟两侧山体危岩崩塌普遍发育,物源丰富,纵坡比降大,在强降雨激发条件下存在暴发泥石流的可能性,进而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桃花沟流域面积4.737km~2,流域内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沟口堆积有大量弃渣
在我国西部山区,高陡边坡繁多,且大都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为了满足山区公路选线和保护生态的需求,跨越山区的桥梁桩基不可避免的建立在斜坡地段上。斜坡上桥梁桩基兼具抗滑与承重两方面特性,现阶段对于斜坡上桩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静力研究,并且在动力荷载作用时受力相比平地要更为复杂,因此研究斜坡上桩基的动力特性以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所做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
简支梁桥因具有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我国公路系统中。但随着其服役时间的增长,不免出现不同类型的结构病害,影响桥梁正常使用。为更加准确地把握病害简支梁桥的抗震性能及地震风险,以云南省国省干线公路中的典型简支梁桥为基础,针对该线路的典型病害,分别从病害的数值模拟、单病害对简支梁桥地震易损性的影响及多病害地震易损敏感性分析三个角度进行探讨,得到了各典型病害对简支梁桥抗震性能的影响相对大
煤炭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提供了足够的能源安全保障。煤矿开采极易诱发各类地质灾害,从而对矿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对矿区地表形变监测及对其开采面参数进行反演获得形变规律以及实现形变的预测,可有效防止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常规的煤矿形变监测手段与方法通常选择使用水准仪、GPS等方法,虽然监测的精度比InSAR方法高,但是形变监测的范围较小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因其几何构造复杂、纵横向焊缝数量众多导致局部构造细节产生应力集中,在车辆轮载的往复作用下其疲劳开裂问题突出。发展具有高疲劳抗力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在纵肋与顶板新型双面焊构造细节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横隔板新型开孔构造细节提出了新型高抗力钢桥面板,采用名义应力法与等效结构应力法针对新型高抗力钢桥面板进行抗疲劳优化设计与疲劳性能评估,在此基础上对新型高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