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在肾脏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h200603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CEUS)显示肾脏小肿瘤(≤4cm)的血流灌注情况,借此评价超声造影在肾脏小肿瘤(≤4cm)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及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病灶内微血管密度与不同类型肾脏肿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133例肾脏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肾脏小肿瘤的超声特征及造影增强模式,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获取造影后定量参数,分析各定量参数与不同病理类型肾脏小肿瘤的相关性。结果57.4%的肾脏恶性肿瘤超声造影表现为高增强,明显高于良性小肿瘤12.5%。良恶性小肿瘤在灌注模式、增强程度、强化回声、边缘强化及廓清模式等5个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增强、快进、强化不均匀,快速廓清、边缘强化对于肾脏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低增强、慢进、缓慢廓清对于提示良性肿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统计分析发现A(峰值强度)、Ttopk(达峰时间)及Grad(梯度)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上升支斜率)、AU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为良恶性肿瘤鉴别的量化参数。结论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参数(K上升支斜率、Area曲线下面积)对于肾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超声造影可作为评价肾脏肿瘤的良恶性,以及不同类型肾脏肿瘤类型的重要方法。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阵列式同步带传动波浪能振荡浮子转换方式发电装置,研制内容包括:将齿条传动改为同步带传动;对单个振荡浮子采用2套同步带和2个超越离合器组合,实现振荡浮子上下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增长,接踵而来的是对能源的过度消耗,为了有效缓解资源供应的紧张,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得到大力提倡,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