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为了实现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宏伟目标,独立学院应运而生,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独立学院毕业人数也在逐年攀升。四川省作为我国西部的教育大省,独立学院的教育数量和在校人数均居于全国前列。同时,四川省作为我国经济相对薄弱地区,教育资源也比较匮乏,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质量与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再加上近些年我国经济疲软直接冲击了就业市场,毕业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就业挑战。为了实现大学生资源的有效配置,国家和四川省出台了许多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主要包括了规范性就业政策和引导性就业政策两部分,具体分为:就业指导服务政策、就业公平政策、优惠性就业政策以及自主创业政策四个方面。这些政策在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却时常发生执行偏差。本文系统调查了四川省出台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现状,依据政策执行的相关理论对其执行过程的偏差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从三方面探讨了问题的原因:第一,政策是作为社会资源分配的权威型分配方案,政策自身具有局限性,然而资源的有限性和主体需求的无限性间的矛盾注定了这些政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利益公平分配问题,而这种矛盾就是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中的潜在障碍;第二,主要是由于政策不同主体间存在利益冲突造成的原因;最后就是社会制度及环境造成的政策执行出现偏差。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主要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从三个大方面入手进行深入思考:首先是要从科学制定政策本身出发,注重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其次要优化大学生就业政策主客体行为,完善政策执行主客体机制;最后优化大学生就业政策在四川省独立学院的执行环境,多管齐下共同抑制政策执行障碍的产生,使大学生就业政策得以完整、顺利在四川省独立学院执行,力争把大学生就业政策落实到实处,不断提高四川省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