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边坡临界滑动面的局部最小安全系数法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0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土木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对由粘聚性土类组成的均质或非均质土坡进行稳定分析计算最常用的方法是极限平衡条分法。   首先,根据极限平衡原理和Mohr-Coulomb破坏准则,并充分考虑运动许可条件,建立了局部最小安全系数法。该法具有以下优点:既满足条块力和力矩的平衡,又符合边坡稳定问题的物理本质;既能保证所求解是运动许可的,又能保证不出现数值计算上的困难;既能同时确定边坡临界滑动面和计算最小安全系数,又可以确定条底及条块界面上法向力的作用点,从而消除了以往对临界滑动面的形状以及条底和条块界面上法向力的作用点的人为假定。利用此方法方便的求解局部最小加速度系数,从而推求整体最小安全系数。   其次,应用优最控制理论思想,将局部加速度系数表示成条底的倾角、条闻法向力的作用点及条底法向力的作用点的函数,根据边坡稳定分析的合理性要求及运动许可条件,引入相应的约束条件,结合非线性规划原理,建立局部最小安全系数法的优化数值模型,并运用障碍函数法建立局部最小安全系数法的优化算法,可大幅度减少局部最小安全系数法的计算工作量,提高了临界滑动面的搜索速度。结合所给算法利用Matlab7.0研制了一个通用的程序,算例计算比较表明本文所给方法是合理可靠的。
其他文献
地震中,绝大多数建(构)筑物的破坏是由强地震动造成的,其破坏程度主要取决于地震动的三要素(幅值、频谱和持时)。本文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地震动持时研究现状及动态的基础上,
随着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与此桥型相关的问题也被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悬臂施工法在连续刚构桥中广泛应用,大跨径桥梁的施工监控方法也需进一步研究和
索穹顶是由美国工程师Geiger提出的一种大跨度空间柔性结构体系,其构思巧妙、受力合理、造型新颖、造价经济,是迄今最接近于Fuller所定义的张拉整体体系的结构型式。 本文
拱桁架因其造型美观、传力明确、施工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体育馆、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中。作为一种大跨空间结构,其抗震性能的研究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目前
随着经济的发展,软土地基上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其地基处理技术也日益多样化,许多新型实用的技术地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其中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就是比较常用的新型
在我国船桥碰撞事故愈发频繁,尽管并非每次事故都会造成桥毁人亡的严重后果,但也会极大影响桥梁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对于特大的船桥碰撞事故,除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
基于性能的设计是当前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确定结构的需求,特别是非线性变形。在进行结构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时,面临着众多的不确定因素,而
发展大容量、长距离、高效率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对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但是特高压线路分裂导线空气动力特性复杂,易发生由尾流屏蔽效应引起的次档距振荡,从而导致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一般采用箱形截面,而箱形截面腹板较薄,剪力几乎完全由腹板承受,导致剪应力较大。同时预应力克服弯矩和剪力作用的程度是不相同的,且随着跨度增大更多剪力
节理化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向来是岩土工程领域内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由于在分析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工程参数,如岩体内聚力、内摩擦角等参数值难以精确测定而存在客观的模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