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形成农业竞争力的核心,农业机械化不仅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并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同时它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等的制约。新疆地处西北边陲,是人少地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地区,其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6,但农业机械化已达80%以上,连续5年在全国位列第二(仅次于黑龙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以2001—2012年《新疆统计年鉴》和《新疆农机统计年报》的数据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新疆及其十四个地州的农机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得出北疆和东疆与新疆农机化发展水平基本一致,2006年以前都在平均水平之下(平均水平为0),但一直处于上升状态,2006年是一个分水岭,从2006年以后大部分都在平均水平之上,而南疆农机化发展水平则表现为不规律,且比较低。同时,以1990—2012年的《新疆调查年鉴》和《新疆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回归模型对影响新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耕地均顷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受教育程度、农机化政策是新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决定因素,机械化农具定基价格指数MIP、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和最大种植面积农作物种植比重是新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加快新疆农业机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为全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