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虫和甜菜夜蛾保幼激素、能源物质及相关酶活力与飞行关系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mhb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为对象,本论文研究了成虫飞行与能源物质利用、保幼激素滴度及酶活力的关系:并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b.)能源物质积累及其飞行能耗动态进行了相应的比较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粘虫成虫飞行对甘油酯的恢复、保幼激素(JH)的滴度及飞行肌降解有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日龄粘虫的飞行活动对其能源物质的积累及保幼激素的分泌产生的影响不同。1日龄蛾的飞行对粘虫这两方面产生的影响最大,其飞行个体能源物质的积累明显高于未飞行的对照个体:3日龄飞行的能源物质恢复与对照相当;但5日龄的飞行处理则很难达到对照的水平。1日龄飞行处理咽侧体活性在36h后明显高于对照,60h后已是对照的10倍,在108h达到其峰值;3日龄飞行个体咽侧体的活性稍高于对照,但差别不显著。5日龄飞行处理的咽侧体活性稍低于对照。不同日龄的飞行对飞行肌的降解也产生不同的影响。1日龄飞行处理的粘虫飞行肌干重在飞行后6d已经明显低于对照处理。3、5日龄的飞翔活动对其飞行肌降解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推测,粘虫咽侧体活化的关键时期可能在羽化后的1-3d之间。 对3日龄粘虫雌蛾飞行过程中不同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内饲养条件下,粘虫在飞行过程中其能量代谢有以下特点:在飞行的前5min,所有与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相关的酶活性都快速升高,这段时期脂肪代谢的酶活性也完全被活化,HOAD活性明显增强;但在5-60min持续飞行期间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酶活性都有所下降,表明此时飞行活性趋于平稳。飞行中的粘虫具有极高的有氧代谢能力,也具备一定的无氧代谢能力。飞行过程中GAPDH∶HOAD接近于1,但稍大于1,说明粘虫飞行过程中能源物质利用属于混合型,但动用脂肪比糖类稍多。 用HPLC方法对粘虫成虫体内保幼激素进行了研究,并摸索出HPLC分离条件,明确了粘虫成虫体内主要有2种保幼激素,即JHI和JHII。不同日龄飞行对保幼激素的滴度影响不同,但总的来看,飞行会刺激JH的分泌。1日龄飞行12h后雌蛾的JHII滴度在饲养1d以后达到一个峰值,稍稍回落后再继续升高,表现出飞行对咽侧体活性的激活作用。从飞行后两种JH的衍生物(即JHI和JHII)达到峰值的时间来看,JHII比JHI要早1d,JHII在飞行后4d(5日蛾龄)达到较高值,而JHI则在飞行后5d达到。由1日龄飞行激活咽侧体活性、JH有明显升高这种现象,推断1日龄飞行会刺激粘虫的生殖行为。但JHI和JHII与生殖的相关性尚待明确。3日龄飞行也会刺激咽侧体分泌保幼激素,JHI或者JHII在飞行后6d左右(即7日蛾龄)达到峰值,与正常饲养的粘虫产卵前期差异不大。5日龄飞行的粘虫到了飞行后2d(即7日蛾龄)JH滴度未见明显上升,表明此时的飞行可能会对粘虫的生殖产生负面影响。 对甜菜夜蛾成虫甘油酯和糖原积累的时间动态及不同日龄成虫飞行后能源物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日龄成虫身体干重最高。羽化后2~5日龄雄蛾甘油酯含量显著高于初羽化雄蛾:雌蛾甘油酯积累与雄蛾类似,只有4日龄雌蛾甘油酯含量明显降低。雌蛾糖原含量从初羽化到2日龄急剧升高,然后逐日下降,5日龄又有所回升:雄蛾羽化后到1日龄糖原含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峨.哪.国量迅速升高,以后的日龄有所波动,不同日龄飞行能源物质的消耗不同。2日龄的成虫飞行24h,糖类和脂类都有明显的消耗;i、4日龄飞行对糖类的消耗影响不明显。除l日龄雌蛾以外,l、4日龄成虫飞行后甘油酚都明显消耗。综合所获结果可以看出,甜菜夜蛾的飞行既能利用脂类,也能利用糖类作为飞行能源:甘油醋是甜菜夜蛾主要的能源贮备物质和飞行的主要能源。关键词:粘虫;甜菜夜蛾;一飞行:生殖;能源物质;咽侧体活性;保幼激素广沙
其他文献
砂砾岩储层沉积速率快,碎屑颗粒大小混杂,微观孔喉结构具有独特的模态化特征,渗流特征比常规砂岩储层复杂,制约着储层的有效开发。河套盆地临河坳陷西部白垩系固阳组砂砾岩油藏,储层厚度大,储量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但储层弱胶结造成其微观孔喉结构与常规砂砾岩储层有着明显不同,不同模态间孔喉结构及渗流特征差异更加显著。对弱胶结砂砾岩储层模态化孔喉结构的准确认识,是该类型油藏开发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具
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是植物有性生殖的重要环节。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并产生花粉管,花粉管沿着花柱快速生长到达珠孔,而后花粉管停止生长并破裂,释放精子进入胚珠完成双受精。因此,从正、负两个方面调控花粉管的生长有着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微丝骨架在花粉管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组织排列及动态变化受到很多信号分子(如Ca2+,pH值等)的调控,但具体的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拟南芥花粉管为研究对象,对花
衰老是生物体的系统功能逐渐下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从繁殖后代开始的。遗传、环境和随机因素都会影响生物体的衰老过程,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生物体的寿命。线粒体对于生物能学、自由基代谢和细胞死亡是非常重要的。毫不惊奇地是,线粒体在很多著名的衰老理论如生存速率理论、自由基理论和线粒体衰老理论等中占据着中心的位置。为了更好的理解线虫在衰老过程中的生理机能变化,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在线虫青年期指示衰老速度的生物标
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BRs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植物激素。BR信号由膜受体BRI1接受,BRI1与其它信号组分共同调节BES1/BZR1家族的转录因子,从而控制BR响应基因的表达。转录因子BES1/BZR1可以绑定参与各调控通路的转录因子或组蛋白修饰酶来共同调节下游基因,对各个生物进程精细调控。最新研究发现BES1与转录延长因子IWS1互作,参与BR靶基因的调节,而IWS1在酵母系统中与组蛋白H3
据中国中医研究院出版的《中国疫病史鉴》不完全统计,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每次疫情,都让当时的社会为之颤栗。不过,炎黄子孙也在千年的对抗史中,摸索出了一条战"疫"之路。中医理论催生中国有关瘟疫的最早记载,大约可以追溯到商代甲骨文时期。《小屯殷虚文字乙编》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与天地沟通的巫师正在占卜,他所问有两件事,其一是这个瘟疫是否会蔓延开去?其二是商王是否感染瘟疫?
期刊
ECF-σ因子作为细菌中常见的一类信号转导系统,能够响应外界的环境信号并指导RNA聚合酶起始相关基因的转录,在细胞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和抵抗外界不断变化的压力胁迫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有关ECF-σ因子对抗生素生物合成的调控研究还所知甚少。阿维菌素是由阿维链霉菌产生的重要农牧用杀虫抗生素。为揭示影响阿维菌素生物合成的关键调控因子,本实验室前期通过安捷伦表达谱芯片比较了阿维菌素高产菌株76-02-e
通过外源转入Oct4、Klf4、Sox2和c-Myc(OKSM)四因子或Octa、Klf4、Sox2(OKS)三因子可以将多个物种的体细胞诱导成为胚胎干细胞(ES)样的多能性干细胞,后者被称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Cs).在重编程过程中,控制外源因子的表达剂量及时间,有助于阐述重编程机制,提高各物种iPSCs的诱导效率及质量。目前应用于重编程过程中的调控系统,仅限于Dox调控系统,该系统的应用为
真核生物组蛋白存在多种翻译后修饰,这些共价修饰在动态调节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组蛋白赖氨酸的甲基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广泛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真核生物复杂的表观遗传机制是否起源于原核生物呢?目前关于表观遗传机制起源和演化的研究还非常少。赖氨酸甲基转移酶主要分为SET和Dotl两个家族。通过PSI-BLAST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意外发现很多古菌基因组至少编码一个可能的
为使产品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文章首先从可供性理论入手,阐述了可供性的特点,总结情感设计的三个层次,然后阐述了基于可供性理论的产品情感化设计意义,探讨可供性与情感化设计的关联性,最后提出可供性指导下的产品情感化设计思路。以期为拓展情感化设计方法提供新视角。
根据新时代背景下老年人对休闲娱乐产品的新需求,提出新原则,设计出一款可以丰富老年人日常文化生活的新产品。基于用户体验的研究,对老年人休闲娱乐方式进行汇总,运用对比分析法总结传统娱乐方式的优缺点,分析新时代背景下老年人对于休闲娱乐产品的新需求。通过研究设计出一款适合新时代背景下老年人需求和认知水平的休闲娱乐产品。提出基于用户体验的老年人娱乐产品设计的新原则,为享老型休闲娱乐产品设计提供新的可借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