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区河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市内河道众多,河网交错,水情复杂。近年来,随着经济高度发展和人口不断剧增,对苏州城区河道造成很大的污染,严重危害到人类用水安全。早期针对河道的水生态监测和治理,多注重水质指标的改善,忽视了生物因子的影响,因此造成治理成效反复不定的结果。浮游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监控水体中藻类的变化情况已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手段。本研究针对目前苏州构建健康水生态的需求,结合国家水专项总体部署和研发重点,于2018年对苏州8个城区河道共23个监测点进行为期每两月一次的定点采样调查,详细分析调查期间河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现存量的时空差异,对浮游植物功能群进行了划分,测定采集水样的理化因子,了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最后综合浮游植物的生态学指标与理化因子指标,对苏州城区河道进行初步的水质评价并探讨适用于河道水体的评价方法。为进一步筛选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参数,形成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方法,并在苏州市区综合示范区内进行关键技术的示范与验证提供基础资料,为我国类似城市的水环境治理工作发挥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1.2018年苏州城区河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85属209种,其中绿藻门33属76种(36.36%),硅藻门23属63种(30.14%),蓝藻门18属33种(15.79%),共占总种数的82.29%。2.2018年苏州城区河道浮游植物优势种共3门19属30种,其中蓝藻门16种,硅藻门7种,绿藻门7种,主要优势种包括微囊藻属未定种(Microcysitis sp.)、鱼腥藻属未定种(Anabaena sp.)、色球藻属未定种(Chroococcus sp.)、伪鱼腥藻属未定种(Pseudanabaena sp.)、颗粒沟链藻极狭变种(Aulacoseira granulate var.angustissima)、小环藻属未定种(Cyclotella sp.)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3.2018年苏州城区河道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年均值为(20462.92±19092.87)×10~4cells/L,浮游植物生物量年均值为(34.15±38.84)mg/L。山塘片区和城西片区的细胞密度和生物量相对较大,但均表现为蓝藻门占比最高,硅藻门和绿藻门次之。4.2018年苏州城区河道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的年均值分别为(1.45±0.56)、(0.46±0.11)和(1.43±0.64),均呈现春夏季高于秋冬季的变化趋势。三个指数均在7月最高,11月最低。5.依据浮游植物功能群分类方法,2018年苏州城区河道共划分出29个功能群,其中19个(B、C、D、G、H1、J、Lo、M、MP、P、S1、S2、T、TC、W1、X1、X2、Y、Z)为该区的优势功能群。浮游植物功能群呈现出B+C+D+H1→W1+H1→P+G+H1→M+S1+H1的周年演替特征,功能群H1在全年占据绝对优势。6.2018年苏州城区河道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可知,大多功能群与水温(WT)、总氮(TN)、总磷(TP)和电导率(Ec)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河道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J、D均与水温(WT)和电导率(Ec)呈显著正相关。7.通过理化因子(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指数、功能群分类方法、Q指数)等指标对2018年苏州城区河道的水质评价,综合多种评价方法在河道水体的应用认为,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法,结合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生境特征的评价效果能更好的反映出河道的营养状况,并判定2018年苏州城区河道水质处于中-重营养状态。
其他文献
水利工程施工作为一种具有较高风险性的工作,其作业环境通常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与之相关的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本文就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意义进行了分析,从安全管理工作现
肾移植是治疗尿毒症的理想方法,随着手术技巧的日益成熟,外科并发症已呈下降趋势,但仍是早期移植肾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自1998年10月至2004年10月共完成66例肾移植。其中发生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经从“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更加注重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2005年推出了以人文关怀为主题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
从古至今,女性同男性相比,总是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古代,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依附于男性,地位低下;进入到现代社会,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能将家庭照顾得妥帖又事业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