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前动脉A1段起始部动脉瘤的临床分型及治疗策略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大脑前动脉A1段起始部(近端1/3)动脉瘤与A1段动脉主干的空间位置关系,并依据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临床分型,针对不同临床分型的动脉瘤提出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同时回顾性分析47例大脑前动脉A1段(整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及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等指标,对影响预后恶化、死亡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14年5月-2020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7例大脑前动脉A1段(整段)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术前的基本信息、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治疗方式、术后相关并发症和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等情况,并对本组患者进行3个月、6个月影像学及临床随访。通过回顾文献和对病例分析,针对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对影响预后恶化、死亡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根据A 1起始部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空间构型关系,对此部位动脉瘤进行临床分型。结果:1.大脑前动脉A1段(整段)动脉瘤患者共47例。42例(89.4%)进行手术治疗,19例(40.4%)行血管内介入治疗,23例(48.9%)显微外科夹闭治疗;5例(10.6%)保守治疗。年龄范围在8~75岁,平均年龄54.1±13.4岁,女性26例(55.3%),男性21例(44.7%),24例(51.1%)伴有高血压,5例(10.6%)伴有2型糖尿病,7例(14.9%)伴有冠心病,13例(27.7%)颅内多发动脉瘤。33例(70.2%)发生SAH,31例(65.9%)为A1段动脉瘤破裂。其中Hunt-Hess分级Ⅰ级2例(4.3%),Ⅱ级22例(46.8%),Ⅲ级5例(10.6%),Ⅳ级4例(10.6%)。A1段(整段)动脉瘤的平均直径4.3±4.5mm,动脉瘤颈的平均直径是3.0±1.1mm,破裂动脉瘤的平均直径3.6mm,未破裂动脉瘤的平均直径5.7mm,直径>7mm的动脉瘤4例(8.5%)。A1起始部与颈内动脉末端之间的平均夹角为88.4o;A1起始部与大脑中动脉之间的平均夹角为121.9o;动脉瘤距离颈内动脉末端的平均距离约2.1mm。A1段(整段)动脉瘤位于左侧22例(46.8%),右侧25例(53.2%)。动脉瘤伴血管异常13例(27.6%),其中对侧A1缺如6例(46.2%),1例同时伴有前交通开窗畸形,对侧A 1发育不全4例(30.8%),动脉瘤远心端血管发育不全1例(7.7%),动脉瘤近心端重度狭窄1例(7.7%),A1段血管分叉变异伴同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闭塞1例(7.7%)。伴随颅内其它部位动脉瘤13例(27.7%),8例多发动脉瘤一期全部处理,5例仅处理责任动脉瘤。2.依据A 1起始部动脉瘤颈与载瘤动脉的空间关系分为以下5种不同类型。Ⅰ型:动脉瘤颈位于载瘤动脉后壁,瘤体投射向后方,为所有类型中数量最多的类型,依据动脉瘤体的投射方向可分为2种亚型:Ⅰa型:瘤体投射向后下方;Ⅰb型:瘤体投射向后上方。Ⅱ型:动脉瘤颈位于载瘤动脉上壁,瘤体投射向上方。Ⅲ型:动脉瘤颈位于载瘤动脉前壁,瘤体投射向前方。Ⅳ型:动脉瘤颈位于载瘤动脉下壁,瘤体投射向下方。Ⅴ型:梭形或大型动脉瘤,瘤颈累及载瘤动脉横断面超过两个象限范围。依据患者的预后情况,我们认为Ⅰ型和 Ⅲ型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和显微外科夹闭均可,Ⅱ型建议选择血管内治疗,Ⅳ和Ⅴ型建议选择显微外科夹闭。3.通过对24例A1段动脉瘤的DSA总结与分析,将A1段形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Ⅰ型:反横“S”型;Ⅱ型:上弧型(“⌒”形); Ⅲ型:夹角型(“∧”形)或近直线型,Ⅲa型:锐角型, Ⅲb型:钝角型, Ⅲc型:类平角型。形态构成比排序 Ⅲb>Ⅱ>Ⅰ> Ⅲa> Ⅲc,24例动脉瘤均位于或接近于血管弯曲成角处。其中,Ⅰ型和 Ⅲb型动脉瘤投射方向主要向后下和上方;Ⅱ型动脉瘤向后下、后上、上方、下方均有投射; Ⅲa型的全部投射向上方; Ⅲc型动脉瘤向后上方和前方。4.出院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85.1%(40例),死亡率6.4%(3例),与出院时神经功能相比较,80.9%(38例)未发生变化,4.3%(2例)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出院6个月时85.1%(40例)的患者与术后3个月随访时未见明显变化,死亡率仍为6.4%(3例)。5.术后6个月共6例(12.8%)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预后不良,41例(87.2%)患者神经功能获益或无变化。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合并Hunt-Hess分级Ⅳ-Ⅴ级、术前IVH、术后新发血肿、术后脑积水是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高风险因素。结论: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动脉瘤,发生率较低,但具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本文根据A1起始部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空间位置关系,分为5种不同的主要临床分型,针对每一种临床分型,治疗方案及策略也有所不同。术前可以依据影像学对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进行评估,以便于为A1段起始部动脉瘤提供更为理想的治疗策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双重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上的培养。方法随机将2018—2019学年度第2学期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进行临床实习的76名医
通过对馈线保护方式进行研究,对配电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配电保护中面保护的定义、原理以及算法进行具体阐述。通过对馈线保护硬件及软件的设计,模拟现实情况,对该方法进行
2005年7月14日,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冯长根一行6人参加了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执委会第二次会议.冯长根书记代表中国科协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