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额信贷的概念是伴随着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以贫困群体和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几种微型金融方法逐步取得成效和不断扩展而提出的。实践证明,小额信贷在帮助贫困和中低收入人口增加收入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因为社会、经济、制度大环境的限制和自身的某些不足,也使得小额信贷的发展面临着众多的困难和挑战。
在我国,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新的扶贫方式和金融创新在扶贫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我国近20年的实践证明,小额信贷在缓解农村金融市场的货币供求矛盾、拓宽信用社资金运用渠道、优化农村金融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应。本文利用近2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数据对中国宏观层面上的小额信贷供求和小额信贷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农村小额信贷是农村金融组织在服务中国新农村建设中贷款投放的最好方式,大大提高了农村居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创新。我国农户对信贷资金存在着强烈需求,但这种需求却遭遇到了供给不足的瓶颈制约。基于之前的分析和论述,本文最后对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