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京海黄鸡为试验素材,从1日龄开始饲养,育雏期(0-6周龄)在同一饲养条件和营养水平(代谢能11.75MJ/kg,粗蛋白质19.32%)下饲养,分别在0、2、4和6周龄称重。43日龄时,随机分成四个处理组,即两个低蛋白、能量水平试验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试验对照组(试验3组)、高蛋白、能量组(试验4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公、母各15只)。四个试验组日粮的代谢能水平依次为9.95MJ/kg、10.95MJ/kg、12.65MJ/kg和13.95MJ/kg,蛋白质水平依次为15%、16%、17%和18%。饲养至16周龄,并分别于8、10、12、14和16周龄对每个试验组全群称重。在0、2、4和6周龄分别选取公、母各4只鸡,取心脏、肝脏、胸肌、肌胃、小肠和肾脏六种组织用于总RNA的提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载脂蛋白B (ApoB)基因在心脏、肝脏、胸肌、肌胃、小肠和肾脏组织中表达量进行检测,并于试验分组后的8、10、12、14和16周龄的鸡每个试验组分别选取公、母各4只,分别取上述六个组织进行ApoB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检测。16周龄时每个试验组选取公、母各20只对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别取每个试验组的胸肌和腿肌测定常规肉品质,每个试验组选取公、母各4只进行翅静脉采血,12000r/min离心,将血清样品编号分装保存于液氮,用于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体重测定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公鸡生长速度分组后(育成期)较分组前(育雏期)生长速度快,分组初期(56日龄至70日龄)不论公母,各试验组的公、母鸡均表现为高蛋白能量日粮组的体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蛋白能量日粮组(P<0.01或P<0.05)。112日龄时,各试验组鸡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2.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4个蛋白、能量水平试验组中,不论公母,屠宰性能的各指标(宰前活重、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在各试验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常规肉品质结果表明:4个试验组中,试验4组的母鸡胸肌的肉色与试验1组、2组和3组母鸡胸肌肉色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2组母鸡腿肌的肉色与试验1组、3组和4组腿肌的肉色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试验3组母鸡胸肌的系水力显著大于试验4组(P<0.05)。其他常规肉品质指标(水分、失水率、粗蛋白、粗脂肪、剪切力和pH)在不同蛋白、能量水平日粮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肌肉风味、鲜味等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肌苷酸含量结果显示,不同部位,不论公母,肌肉中校正肌苷酸含量各试验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母混合后,整体表现出随着日粮蛋白能量水平肌肉中校正肌苷酸含量呈上升趋势,但各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结果显示,总体看来,日粮蛋白能量水平对京海黄鸡胸肌、腿肌中TAAβ1EAA和DFAA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脂肪酸结果表明,各试验组随着日粮蛋白能量水平的增加,胸、腿肌中脂肪酸含量无规律性变化,但各组不同部位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棕榈油酸(C16:1)组分和油酸(C18:1)组分含量较高。胆固醇结果显示,日粮蛋白能量水平对京海黄鸡肌肉中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硫胺素结果显示,日粮蛋白能量水平对母鸡肌肉中硫胺素含量和公鸡腿肌中硫胺素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3组公鸡胸肌中硫胺素含量显著大于试验2组(P<0.05)。5.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4个试验组中,不论公母,饲喂不同蛋白、能量水平的日粮对京海黄鸡血液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母鸡血液中,试验1组甘油三酯含量与试验2组、试验3组和试验4组差异极显著(P<0.01),公、母混合后,试验1组甘油三酯含量与试验4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6.载脂蛋白B(ApoB)基因在各组织中表达结果表明:不论公母,ApoB基因在京海黄鸡的肝脏和肾脏中表达量相对于其它组织高,在心脏中只有微量表达,小肠中表达量也相对较少,母鸡的各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普遍高于公鸡。母鸡的肝脏中,试验4组ApoB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P<0.01),在公鸡的肝脏中试验4组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