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贫困的道德选择——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发展伦理诉求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bh54g45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最集中也是最深重的地方。可以说,西部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反贫困当然要从经济入手。但是,在经济上存在解决贫困问题的可能性就一定可以终结西部民族的贫困吗?显然答案是不确定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就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开发政策,使得西部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传统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进一步凸显出影响贫困的其他非经济因素的重要作用,比如发展伦理学的责任、社会正义、分配公正、以人为本等伦理原则在反贫困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反贫困实践提供了合乎道德的理论依据。正如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所说:“我们积极地倡导减少贫困和希望消除贫困,就必须本着一种道义原则感,一种伦理原则感。我们不应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讨论贫困问题。我们解决公平和社会公正是正确的事业”。  本文正是从发展伦理学视角出发,结合西部民族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综合探讨西部民族的贫困问题,使得经济行为深处蕴含的发展伦理因素凸显出来。同时,本文从反贫困主体的伦理实践出发,提出解决西部民族地区贫困的发展理论,以此来观照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实践和发展伦理价值,就显得更有意义。
其他文献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德国当代哲学家、美学家,现代哲学解释学和解释学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其新颖的哲学解释学思想在当代引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已经成为国家政策制定的唯一标准。如何依靠科学技术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建设创新型国
尼采在说“查拉图斯特拉开始”的同时,也说“悲剧开始”。本文的标题之所以标为“查拉图斯特拉开始”,而不标为“悲剧开始”,一方面是为了表明,这篇文章的主线和内容是围绕着《查
传统儒家和谐观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成为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动力,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宝贵资源。
学位
形而上学是存在的特质,是内在“力”生长、旺盛、壮大、升华的展现。总要冲破界限,撞击形而上学——善——是在者的需要,力增长的源泉。强劲的力,是振兴存在的前提。  论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