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环境下Q2黄土蠕变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及人类工程活动产生的酸性水体能显著影响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黄土斜坡、地基及洞室等遭受酸蚀作用时,其稳定性会在酸-水-物理化学耦合作用下弱化。以Q2原状黄土及重塑黄土为研究对象,以蠕变力学试验、激光粒度分析、XRD矿物分析及扫描电镜试验为研究手段,从宏、微观角度出发,探索了酸蚀黄土的蠕变特征与微观指标参数随酸浓度变化规律,进而结合流变模型理论及损伤力学理论,探究了酸蚀Q2黄土的蠕变特性及蠕变模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揭示了酸浓度及应力变化对黄土蠕变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剪应力一定时,随酸浓度由0增大至3mol/L,黄土长期剪切模量G∞逐渐减小,长期强度τ∞逐渐减小,瞬时应变量、稳定段蠕变量均随酸浓度增大而增大;酸浓度一定时,随剪应力15kPa逐级增加,酸蚀黄土的G∞值先增大后减小,在剪应力30kPa、45kPa附近出现峰值,G∞峰值随酸浓度增大而减小,峰值处相对刚度最大,抵抗变形能力最强,峰值后黄土蠕变性增强,酸蚀黄土瞬时应变量、稳定段蠕变量也不断增大;酸蚀作用能降低黄土刚度,在酸浓度-剪应力耦合效应下黄土蠕变性增强,且对重塑黄土增强效果大于原状黄土。(2)基于EPS元件改进的西原模型能很好描述酸蚀黄土的瞬时变形、衰减蠕变、等速蠕变、加速蠕变阶段,模型拟合度R2为0.920~0.988;酸蚀黄土的EPS五元件蠕变模型的参数随酸浓度增大,呈现指数型函数y=Ae(-Bx)衰减,且蠕变参数的酸蚀损伤量随着酸浓度增大而增大,且酸浓度增大到8.0mol/L时,蠕变参数损伤量趋近于1;以EPS五元件蠕变模型为基础,结合酸蚀损伤演化方程建立的考虑酸蚀损伤的酸蚀黄土EPS五元件蠕变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酸蚀黄土的蠕变全过程特征。(3)酸溶液对黄土粒度成分、矿物成分影响明显,酸蚀前后黄土微观特征变化显著。试验表明,酸浓度由0增加至3mol/L,原状、重塑黄土的粘粒含量不断减小(粉粒相对增多,酸蚀黄土粒组含量排序为:粉粒>粘粒>细砂;酸蚀重塑黄土石英平均含量多于酸蚀原状黄土3.35%;原状黄土中方解石含量由15.2%减小至7.5%,重塑黄土方解石含量由10.8%减小至2.4%;矿物颗粒接触方式由“边-边”、“边-面”接触向“边-边”、“边-面”、“面-面”接触转变,微观结构类型向团聚状结构和叠片状结构转变;酸蚀原状黄土孔隙数量大于酸蚀重塑黄土;酸蚀黄土的孔隙类型以小孔隙(半径1~4μm)和微孔隙(半径<1μm)为主;酸蚀黄土面孔隙率逐渐增大;酸蚀黄土蠕变性增强是方解石矿物溶蚀、颗粒接触方式转变、孔隙不断增大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改性镁渣基充填材料是一种新型全固废胶结充填材料,主要是由不同比例的镁渣、粉煤灰和煤矸石加水混合、搅拌制成,其中镁渣和粉煤灰作为胶凝材料替代传统胶结充填材料中的水泥。其理念的实施可以减少镁渣、矸石等固体废料的堆放,降低水泥的使用,节省煤矿充填的开支,为资源利用和煤矿充填提供了一个既绿色又高效的解决方法。为了探究不同灰砂比、料浆浓度、粉煤灰掺量下,改性镁渣基充填材料的孔隙结构特征和力学特性。本文设置1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传统能源行业,智能化发展是煤炭行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解决采掘失衡难题,掘进装备智能化水平亟待提升。虽然煤矿装备自动化、信息化取得很大进展,但传统井下设备位姿及巷道测量方法存在稳定性不足、全局定位困难等问题。论文提出一种单目视觉与激光雷达融合的巷道三维重建与装备定位总体方案,结合多传感器融合方法实现掘进装备位姿测量,构建二维栅格与三维点云一致的巷道地图,为掘进装备在煤矿复杂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富油煤通过热解技术可以转化为油、气和半焦,具有集煤、油、气资源属性于一体的特点,利用其提油炼气是弥补我国油气供给不足问题的重要措施。但陕北地区富油煤开采利用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其限制因素之一为:在目前采煤工艺下,开采出煤样含有大量粉煤、末煤,块煤产出率低,导致其低温干馏提取的油品杂质含量高。而提高富油煤块煤开采率,需系统化掌握陕北富油煤组构特性及破碎力学强度,以便为后期选取合理的开采工艺和方法
图像在人类信息交流日渐频繁的今天扮演着高效信息传递者的角色,而高质量图像包含了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更高效信息交流的需求。但是带来了硬件设备老旧引起的难以获取、传输和应用高质量图像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通过算法得到高分辨率图像的技术。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无需更换高质量成像设备,仅使用深度学习模型通过低分辨图像计算得到分辨率更高、细节更丰富、轮廓更清晰的高质量图像,既满足了人类对高质量图片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