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模糊语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时模糊就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进入了哲学家的视野。1965年伴随着Zadeh专著Fuzzy Sets的出版,模糊语的研究正式拉开序幕,由此模糊语研究进入了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综合的研究阶段。在语言学领域,语言学家从各个角度剖析了模糊语这一语言现象,研究的范围包括模糊语的产生、解读、语用功能、认知机制等诸多方面,学者们也借助多个理论以期进一步深入了解模糊语。本文选取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关联——顺应理论阐释新闻中模糊语的生成和解读的认知机制。关联——顺应理论是关联、顺应理论的合体,这一理论最先由杨平整合使用,后经冉永平完善成为一个日益成熟的理论,在语言现象认知机制的解读中具有全面的解读作用。作者希望借助这一理论深入探究新闻中的模糊语言,以弥补新闻模糊语认知研究的空白。通过研究,作者发现,无论是新闻的生成和解读都遵循四个步骤:在最佳关联指导下根据语境进行关联假设、顺应语境变化调整关联假设、确定关联假设、形成模糊语言或获得解读。整个过程都是依据语境进行的动态顺应和选择的过程。为证实以上理论,作者利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用大量实例阐释了新闻模糊语的生成机制。同时,采用小规模实验的方法,收集被试在一条新闻的不同阶段对某一个模糊语的解读。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模糊语的解读也遵循以上规律,是语境驱动的、以关联为指导的、动态的、顺应、选择的过程,其中语言语境在整体解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希望本文能够推动对新闻模糊语认知机制的研究,在认知和模糊语研究领域有所贡献。